想要做到這樣震驚這個時代的世人,就必須得有超越時代的技術改進。
相比于蘇韻曾經所成長的后世現代社會,系統的東西是要更高上不知多少個時代的科技革新,就連蘇韻這種曾走在時代尖端的前程序猿都要花大量時間修改原本的觀念和結合從前的認知去學習使用,那就更別說是微機都還是綠屏、都還是超級稀缺貨的七十年代初期了。
也因此,結合了拍攝手法里的替身法和后期制作的摳圖技術,再加上系統那超越時代的渲染效果,才能導出這一個毫無破綻精細靈動的同屏畫面。
這還是蘇韻在拍攝中途,拿了已經制作好的宣傳短片給身為導演的許顧文看了之后,許顧文咬緊牙關拍的板既然賭,那就賭個大的
蘇韻的劇本故事已經是相當的完善了,而那些火柴人分鏡乍一看挺搞笑,但實際上表達效果十分的好從構圖和結構上都看得出蘇韻的素描基礎很扎實,即使是火柴人但也有“人”的姿態,而不是亂七八糟的胡來一通。
畫工是差了點,也許是時間關系畫的沒那么細致,但有著這個扎實基礎的人只要認真畫,總難看不到哪里去。
這可還真的是誤會蘇韻從前雖然是做影視后期的,但那時過分凄慘的社畜打工人總能碰上頂頭的老板不做人,剪輯調色包裝特效十項全能一手抓都算了,跨著專業讓你干建模師的活也不是不可能
不想干那就不用干了
沒法子,為了恰飯,蘇韻也是硬著頭皮“客串”過一段時間某些游戲外包公司的建模師,那么就總得學點素描基礎,知道正常人的人體結構該是如何老板不做人是老板的事,她這工作既然要“做人物”模型的,總不能做出類似魔幻流行審美里那些不怎么像人反而更像竹竿成精的銅鈴眼錐子臉
因此,同樣是半桶水晃蕩的許顧文,就認定蘇韻也是和自己一樣有著拍攝天賦的人就沖這劇本和分鏡,只要能穩妥地照貓畫虎地拍好素材,然后再交由好的后期制作人員制作,出來的效果就差不到哪里去。
只是想不到,出來的效果那么好。
蘇韻這手技術,大大出乎了自己人和外人的意料本來他們只是想著用替身切換鏡頭上就算了,就連找個專業人才在電影膠片上做工夫貼人物都是舍不得那個錢
蘇韻這前期打算100萬的投資,滿打滿算加起來都用不了60萬,這其中還有10萬是給麗映在本港臺那里播宣傳短片的廣告費。
當然了,蘇韻自己象征性地收了兩個主要女配的費用按完全新人算合計4000,以及后期特效費用5000這兩點,則是這部電影為什么這么省錢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它的比如各自拿了一首歌所以給了“友情價”的兩個男女主角演員,也是省錢的重點。
雖然蘇韻的戲份既吃重又是核心中的核心,但這年代極少有小演員作為主角的先例。佳和斟酌許久,為了保守起見,男女主角還是寫了許顧杰和鄧霓筠的名字;而蘇韻則是因為年齡原因,降格了一等,拿著女主的戲份混入女二級別的女配行列。
戲外的故事暫時放在一邊,這邊戲內的劇情也開始發展到了越來越吸引人的時候隨著蒙面比試西洋劍你追我趕纏斗不止,到雙雙和對對齊齊掉入水中除下面罩之后,看到這兩張幾乎是一模一樣的臉,在旁圍觀的一干人等頓時屏住了呼吸。
但大概小孩子之間除了親生的兄弟姐妹,都不喜歡有人被稱為另一個自己,況且雙雙和對對兩人剛才還斗西洋劍,斗得那叫一個難分難解。
雙雙居高臨下地說對對是沒有教養的假小子,對對也陰陽怪氣地回懟雙雙是矯揉造作的“大小姐”,斗氣到老師們都勸不住,只能嚴厲地警告二人不準再動手。
于是當天晚上,兩人連帶著同一個小木屋的營友,又在一處小木屋開始了文斗玩撲克牌。
一張小桌子上,港紙、臺幣、鋼镚以及小首飾、護膚品等女孩兒用的玩意,統統成為了這場賭局的賭注。
在家里通殺四方所以自信滿滿的雙雙,擺出了她認為最有運氣的一把方塊a5的同花順。
然后對對發自內心地夸贊了雙雙的運氣一番,便在電影觀眾們的目光追逐里,擺出了一把黑桃10a的同花大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