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能否得到“愛”的支持作為人生的底氣,其中的差別是真的超級大。
簡方達當年怨恨母親,最主要還是認為母親不愛她和弟弟,在他們最需要母愛的時候就狠心地拋下了他們。
如今,在得知母親一邊在努力和病魔抗爭的同時,還不斷盡力地堅持著用難得的清醒時間去記錄下她深沉的愛意,那些由童年至今的怨懟和憤恨就統統化作了心疼和愧疚
同時,也還得帶著得到一份深沉愛意的自豪與驕傲。
“好點了嗎”蘇韻捧著熱可可,仰頭看向她。
“謝謝,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簡方達低頭看向身邊這個僅僅比自己女兒大幾歲的孩子,半是感激半是愧疚本來應該是由自己這個大人來照顧蘇韻這個孩子才對。
誰料,這孩子看著嬌幼,心理卻是極其的強大。
“因為許多人都在愛著我呀。”蘇韻扳著手指,給簡方達數起了她在香江時的親朋戚友,從無條件寵溺她的蘇阿婆到相處融洽的王家人,從對她甚是喜愛的許家人到呂少龍一家,還有屋邨的各式平時碎嘴八卦但關鍵時刻十分可靠的街坊們
“你真是一個幸運的孩子。”簡方達聽得神往,由衷地感嘆了一聲。
“不止是幸運啊,最重要的還是需要自行鑒別哪些是值得交往的人,哪些又是不值得交往的人。”蘇韻如是說著。
那雙混雜了灰藍煙紫的美麗眼睛里,透露著一種融匯了屬于孩子的天真稚氣以及大人的冷靜理智。
簡方達靜靜地看著蘇韻同樣都是不幸的童年,但因為有著身邊人的愛護和自身的站得住,便造就了這么一個可能連現在的自己都羨慕的小天使。
是的,一個乖巧聰慧得讓人忍不住心生喜歡的小天使。
特別是在她和另一個小演員湯姆互動的時候,一黑一金的小腦袋靠在一起看劇本,活像兩只小貓在抱團據說是那個叫湯姆的小演員有一種奇怪的閱讀障礙疾病,于是作為編劇加主要對手戲對手的蘇韻就總是會多關懷他一些。
“你要是在華夏,學的是中文的話也許就沒那么艱難了。”看湯姆讀劇本讀得艱難,在旁幫忙的蘇韻嘆了一口氣閱讀障礙的問題多數就是在閱讀、理解、拼寫和寫作等方面有著和正常人不一樣的體驗,根據湯姆自己說的閱讀時認單詞困難、搞混字母、看字總覺得大小不一順序顛倒難以并且好不容易讀明白了卻又記不住的一堆毛病也虧他能堅持上學到今天。
相比起英文的字母和單詞,中文字先天性就有著常用字看起來基本都比較好認和不怎么需要嚴格按照順序也能集合前后上下文理解意思的優勢。雖然中文的形近音近和詞序調換也已經被老祖宗玩出了花來,但常用字詞的讀寫卻還是只要能入門,那么后續就很容易豁然開朗融會貫通。
要是換作科技發展程度高上不少的后世,給湯姆搞幾枝支持點讀功能的智能閱讀筆完全不是問題這點哪里讀哪里的模式,就很適合作為支持湯姆這一類閱讀障礙癥患者的讀寫輔助。
可惜現在才七十年代初,即使蘇韻大致上知道對應的思路以及有著系統的理論依據,但想要造出來的話,還是缺少核心的原材料和芯片。
“等以后有機會,我送你一個能幫助到你讀寫的禮物。”看著現在還很傻白甜的阿湯,以及想到以后他因為信教的問題被各種明里暗里diss的以后,蘇韻就有些無奈的于心不忍。
信佛信耶穌之類的不好么,就因為那個亂七八糟的小教派說是治好了他的閱讀障礙,因此就死心塌地什么的屬性后綴的“甜”可以去掉了。
又傻又白chi。
不過蘇韻心里的小聲bb并沒有表現出來,所以湯姆對蘇韻的話很是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