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韻和鏞記老板約定了晚上再過來取燒鵝之后,就心滿意足地和嘉遽嘉祥兄弟走出了大門。
對面街張家的洋服店,看起來沒有她從前路過時的繁榮了以王家制衣廠那種機器批量分碼生產成衣的工業制作方式出來之后,就以其低廉快捷等特點,飛速占據起了曾經手工量體裁衣的傳統制作方式。曾經鼎盛一時的裁縫類店鋪,基本上都在面臨著轉型的陣痛期。
而張家的洋服店,目測應該是轉向了高端手工定制的類型。
感嘆了一下時代變遷的力量,蘇韻便和嘉遽嘉祥兄弟坐起了計程車,準備前往荔園。
之前打電話和那邊約好了,梅家姐妹只會在荔園表演到下午一點,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給蘇韻等人作敘舊游玩之用。
當然了,梅媽可沒有那個讓兩個搖錢樹女兒歇息的心思,要不是蘇韻說了以后還打算還想要找她們姐妹拍戲,梅媽怕得罪蘇韻這個金主,不然都不會放人。
蘇韻三人來到荔園時才十二點一刻,見約好的另一拔人還沒到場,就干脆留在門口等待了起來。
大約過了五、六分鐘,一輛小巴呼哧呼哧地放下了四個人已經升讀六年班的周新恒和黎潔芬二人,以及跟在他們身后各自的一條小尾巴。
“不好意思呀,來遲了一點”黎潔芬老遠就沖著蘇韻幾人這邊打起了招呼。
“沒事,我們也才剛到,這兩位是”蘇韻看向他們的小尾巴們一個看起來和她們差不多大的小女孩,以及一個看起來比他們小兩三歲的小男孩。
“我來介紹這個是周新恒的表妹齋娣熙,這個是我堂弟黎程,程仔,叫哥哥姐姐啦。”黎潔芬主動開口介紹道。
蘇韻點了一下頭這年頭,年長的孩子要幫家里照顧年幼的孩子是最常見不過的事情了,從前住在蘇屋邨時,就是如此。
不但是有血緣的表親堂親,沒血緣的街坊鄰居也是這樣,統一的都是大孩子帶小孩子。
見多了這種事情的蘇韻也沒有大驚小怪,只是不著痕跡地打量了這兩條小尾巴一眼看著都挺青靚白凈的,應該不是那種愛鬧的熊孩子。
齋娣熙嬌怯怯地向蘇韻這邊問了一聲好,語調里帶著吳儂軟語的味道,于是嘉遽嘉祥兄弟頓時就看了過來“你是滬市人”
“不,我在香江出世,我媽媽是滬市人,我爸爸是香江人。”齋娣熙弱弱地解釋道。
雖然知道這時期確實挺多滬市人在香江安家落戶,但蘇韻還是饒有興趣地瞄了嘉遽嘉祥這兩兄弟一眼是了,那個已經從蘇屋邨里搬走的滬市小姑娘,是蘇屋邨很多熊孩子的小女神
特別是王嘉遽,曾經還有暗戀過滬市小姑娘的一段時光。
這種小孩子朦朦朧朧的uyove在這個保守又開放的時代并不算什么,因此蘇韻也就放開心情看起戲來嘉遽嘉祥兩兄弟都是一下子就看過去了,而齋娣熙的目光,則是更多地落在王嘉遽的這個哥哥身上
挺正常的,現在流行黑里俏,王嘉遽曬得黑黢黢的又有年齡優勢,肯定要比身形略顯微胖白凈的弟弟王嘉祥受歡迎。
正當蘇韻想著王嘉遽說不定真的能撿回一個小女朋友的時候,小小的黎程湊了過來,同樣是怯怯地小聲喊了一聲姐姐。
標準的京片子,讓蘇韻當場就是一愣。
“哦,我堂叔一家之前住在京城,最近才因為工作問題轉移到香江來的,所以程仔現在還沒能改口。”黎潔芬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