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定他那一堆數不清的風流韻事,其原因都是他實在找不到一個足夠像他的伴侶,所以就尋尋覓覓地用“菀菀類卿”的方式,去做一個世人眼中的渣男
推導出這一點,蘇韻便干脆在心里把他的稱呼從正常模式給改成了“渣蘭”。
小小外號,以示“敬意”。
不知道蘇韻居然膽敢一邊合作還一邊在心里瘋狂吐糟,被蘇韻正式定義為“渣蘭男”的渣蘭拿著最新一版修改了不少細節的劇本,有些不滿“為什么要改我覺得里昂和瑪蒂爾達就是真愛,真愛不分年齡”
那刻在基因里的戀愛腦思維,使得他對于這對紙片人c很有好感,直言說兩人一定有感情,要不是現在瑪蒂爾達還太小,兩人一定是十分般配的情侶之類的話。
蘇韻默默地盯著他,是花了極大的力氣才勉強壓制住了想要開噴的洪荒之力閉嘴你這個戀愛腦法國佬,我還打算多修改修改然后沖全年齡評級
至于蘇韻為什么要忍住不吐糟出口,卻不是全因為現在兩人正式和諧合作的原因。
還不是因為渣蘭這貨的演技水平很是起伏不定
你們能想象一個已經演了二十幾部電影的演員,居然在開始演戲時無法做到快速地從一種情緒轉變成另一種情緒,所以需要浪費時間和膠卷給他反復拍攝,然后再依靠強大的后期剪輯將他的鏡頭剪輯拼接完成的嗎
最開始的時候,從前總和演技好的影帝影后級人物對戲,導致經常被帶著演的蘇韻,都無法為現在的演技反過來碾壓對戲者而激動。
不是她太好,而是對方太差,這種事哪里值得開心。
還好渣蘭在后面的拍攝里陸續調整了過來,勉強跟上了進度,否則作為導演的斯皮爾伯格估計還得客串一次蘇韻吐糟人的垃圾桶。
通過這段時間的合作,蘇韻也總算在大致上明白了他演技會隨著各種因素而變化的原因只要是渣蘭感興趣和喜歡的角色、故事,他就會十分努力地投入去演繹,出來的就是那些和維斯康蒂、梅爾維爾等知名大導演所合作的好片子,兢兢業業地交足了功課。
但只要他不感興趣或者不太喜歡的,那么他就得過且過隨意發揮只求合格過關多一分都不想要,拿著剛剛夠用的演技湊合著應付完拍攝,轉頭就拿錢走人
這種類似看人下碟的舉動,讓蘇韻不禁想起了后世的一位自帶五五開隱藏屬性的男藝人這邊能穩穩接住老戲骨的戲,那邊也能和辣雞演技對戲對到不分伯仲那絕不浪費一點演技的隱藏屬性,就很是神奇。
但是比起渣蘭這種大多數人認證的人間尤物,那位卻是經常在人間尤物和人間油物里反復橫跳,演完正經的好角色必然就會接一個油膩耍帥角色,以至于榮獲“他和觀眾只能有一方覺得他帥”的評價
不過,相比起那位的疑似被動型不浪費演技屬性,渣蘭卻是需要人捧著順著的主動型。
考慮到要是不順著渣蘭的心意他演技就容易拉胯的問題,蘇韻深思熟慮一陣,就暗中和斯皮爾伯格定下了表面一套內里一套的操作。
一部電影的時長在上映時一般就是90分鐘或120分鐘左右,最長一般也不超過3小時,但拍攝時的素材卻是往往遠超200小時。那么,到底哪些素材會用上,哪些素材又用不上,都取決于擁有剪輯權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