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韻緩步下臺的時候,臺下人們的神情狀態可謂是真正的五花八門。
既然怦然心動已經拿到了一座影后獎杯,那么最后的大獎金棕櫚是基本沒希望的了但是,哪怕她并沒有憑借“最后”一部合拍片拿到金棕櫚,十二歲的影后,也堪稱是一個時代的神話。
作為演員身份的一個完結篇章,這一座影后獎杯,帶給她的,并不止是榮譽。
那些人不舍得給她最佳影片的金棕櫚,很重要的一點是怕里面的東方面孔演員借此而獲得上升的機會,所以是權衡利弊之下的妥協,只捧她這個看似沒有什么未來發展機會,而且又基本是一直在混好萊塢的童星。
但是在蘇韻這種經歷了后世各種營銷手段、甚至還親身上陣搞過營銷的水軍打工人這里,連帶著旁邊還有一個營銷思維和手段都十分高明又超前的奧維茨,獎項的內容反而是其次了只要在康城拿到一個足夠份量的獎,接下來賣片的事,就是加了一枚份量不小的重要籌碼。
雖然混合了不少文藝片的內核,但怦然心動這部電影由始至終的定位,都是商業片,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賺取更多的票房。
于是蘇韻心安理得地下臺,和同樣笑容滿面的湯姆和奧維茨一人來了一個勝利的擁抱,很是激動地表達了自己的欣喜之情。
因為知道蘇韻這次的目標是康城國際電影節,并且這又是她目前最后一部、轉了人物形象的電影,所以香江這邊也是派了記者過來。
當初最年輕的奧斯卡女配雖然會在本土掀起電影公司的波瀾,但親眼目睹同胞在外國人的地盤上得到認可,說內心不激動,那是假的。
如今,即使蘇韻暫停了拍戲生涯回歸學業,但這“最后”一部電影也是盡力拿到了最大的輝煌,一座屬于最佳女主角的影后獎杯
這是繼趙氏電影公司在康城拿過技術大獎之后,他們香江人能在異國拿到的最大榮譽而且蘇韻之前就已經在康城拿過一次技術大獎了,可以說,整個趙氏都不如蘇韻一個能打
想到小道消息里呂少龍和蘇韻都是先去找了趙氏被拒絕,最后才尋上的佳和記者靈感如泉下筆如飛,很是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蘇韻得獎的盛況之后,又繼續添油加醋地總結起了蘇韻的經歷再聯合呂少龍與佳和的發跡史,明里暗里嘲了趙氏一通。
趙氏的電影公司他們可是有耳聞了,雖然有著老人們打造的新式古裝武俠片和一眾年輕俊男打星在苦苦支撐,但人家佳和已經開始走上了800萬票房的翻倍大路要知道,75年的電影票房最高也就是佳和出品的天才與白癡455萬,但去年年底,佳和勇破自己去年創造出來的最高票房記錄,853萬的票房一路絕塵領先,拋去了第二名的跳灰387萬的票房一倍有多。
若不是蘇韻屬于合拍片明星不好算本地成績,趙氏那憑數量取勝的總票房年冠,也早就得被擁有許氏兄弟和蘇韻這兩個撈金神器的佳和給拉下馬。
本來以為蘇韻被臺島封了之后會從此一蹶不振,沒想到才過半年,她還是憑著之前留下的最后一部電影,打了個漂亮的回擊。
有一座康城影后的獎杯在手,哪怕她再也混不了亞洲市場,但只要能拉下身段來,歐美這邊估計也不是不能給她一些配角的角色吧
看蘇韻的模樣就不像是會長殘的,何況她這段時間還在讀書,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等再過幾年風聲消退了,靠著之前的奧斯卡和康城影后履歷,長大后的蘇韻不愁沒好萊塢的戲拍。
世事還真是玄妙至極
記者飛快地把腦子里的念頭和想法逐一記錄下來,然后又趕緊拍了十來張照片,連同文稿加急送回香江準備印刷。
報紙雜志登出獲獎消息的那天,整個香江幾乎都要瘋了。
盡管有見識的人都知道,蘇韻是因為占了合拍片便宜的原因所以才容易在外國的電影評選里拿大獎,但普通人不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