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訪美考察了硅谷和波士頓128號公路后,陳春瞻就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從華科院辭職,前往他看好的人才匯聚之地中關村,建立起華夏的“硅谷”。
盡管大多數人都認為中關村就是個賣電腦賣手機的奸商云集之地,但在這個時代,它可以說是代表了華夏個人計算機科技的最高水平都不為過。
只可惜,空有才華的一群人,在這制造業都還沒起來的時候,又能做出怎么樣的成果
同樣是車庫,建立了蘋果的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現在都成了億萬富翁;而技術方面與之相差無幾的陳春瞻,建立了華夏硅谷公司之后為了拉一份業務,卻是就連修電路這種基礎電工的活都得干。
雖然陳春瞻確實也是類似沃茲尼亞克這種實干家,沒有喬布斯的商業頭腦以至于一直都生意慘淡,但作為時代的先驅者來說,有夢想的人總是值得敬佩的。
如今這個被時代辜負了的先驅者來到了她面前尋求幫助,蘇韻又怎么可能不答應
不止是為了這位先驅者,更是為了在因為知識水平的不足而仍然愚昧迷茫的國度里,打開一片來自高新科技的曙光。
“我會安排你去蘋果那邊交涉業務訂單的問題。”蘇韻對這個交易合作倒是挺有信心的蘋果這才初初上市,最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時候,而借著兩地的差價簽訂業務合約,對于目前的蘋果來說完全就是最有性價比的做法。
畢竟美國的人工是有名的高昂,特別是技術工種,難招又難請。
而接了蘋果這邊的訂單,陳春瞻的公司也能偷偷學到一些難以接觸的高新科技技術最初起步時的祖國,還真的是靠著代工等法子摸索到了不少技術回來。
當然,促成這次業務合作的最根本原因,除了雙方都能獲利不小之外,還有就是蘇韻是蘋果的大股東之一。
資本至上的世界,就是這么講究資本和人情的關系。
一直忙活這些到臨近除夕之時,從這兩位先驅者的手里得了來自滬市和京市的推薦信和保證信后,趙勵明便按照當初和蘇韻約定好的計劃,暗中從美國飛往了深市。
而蘇韻因為需要處理影視業這邊的事務,所以則是回到了香江,趁機和家人過個團圓年。
坐在房間里的書桌上撰寫著計劃表時,蘇韻看看時間大概她約的人,差不多也要到香江了。
都說什么年關難過的她今年就挺順利嘛,不但做事基本都很成功,還見到了各種各樣的傳奇大佬。
而且,還一夜暴富到成為香江人用來追逐“發達”和“好運”的女神級人物
就在蘇韻對自己被人擺上神枱這件事始終耿耿于懷的時候,一架來自美國的飛機,安全地降落在了香江機場這里。
聽著電子音的提示下了飛機之后,莊隆拉著行李箱走出了機場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