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奧運盛會定于8月12日結束,在歷經了這一場近乎能燃起大半個地球的運動激情之后,那波譎云詭的世界格局,卻依然是逐漸向著兩極冰冷的格局走去。
也不知道該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偏偏就是因為兩個超級大國的冰冷對峙,從而使得華夏獲得了一息喘息的發展機會。
對于此,同樣在這番局勢里夾縫求生的蘇韻便趁著這個機會,去找到了和邁克爾一起過來看比賽的波姬小絲。
“你想找我參演蝙蝠俠的電影”波姬有些驚訝地反問了一聲。
蝙蝠俠的漫畫乃是經典之作、在美漫界人氣爆棚不假,但是卻也必然擁有著長篇巨作無可避免的起落,因此就總會出現一些對策去挽救銷量。
每一種文化產品的興起和衰落,似乎都是脫離不了風起云涌的時代背景。
當需要它們的時候,它們就會被作為一種手段,去灌輸民眾所想要給他們的信息,此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超人這個系列,看似洋氣高大上,實際就是和華夏那些抗戰神劇一個套路。
但故事編得精彩的時候,人們就是圖一個爽,不會帶上腦子去要求一個以“爽”為主旨的文化產品,反而是極其容易受到鼓舞和感染,然后將其捧到文化符號的神壇之上。
不過,當朝不保夕無暇他顧的戰爭時代結束之后,人們就會對曾經那個以武力為尊的舊時感到厭煩,逐漸開始喜歡一切與之相反的東西。
比如戰爭時期人們崇尚武力,審美趨向高大強壯健康豐滿;等到和平時期能吃飽穿暖并且開始增加文化比重時,就免不得逐漸走上一條喜歡纖瘦飄逸的道路。
因為這種模樣始終暗示著病態和虛弱、是一種無抗爭之力的表現,最是得那些“上層人”的喜歡。
而且在和平世道安逸下來之后,之前沒時間也沒精力去管的東西,也陸續開始有了這個閑心熊家長們搞舉報可不只是某些地方獨有的事情,而是在整個世界都有過痕跡的相同。
占據了一部分文娛產業比重的美漫界,從黃金時代跌落到青銅時代,不過只需要一代熊家長的舉報和抵制。
當然,收到沖擊的美漫界當然不會就此罷休,一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地應付著,一邊又在尋求新道路的機會于是乎,在六十年代時,乘著家用電器特別是電視機的普及,漫改真人劇集應運而生。
在那時,為了拯救蝙蝠俠日益下滑的銷量,就于66年推出了蝙蝠俠的同名電視劇盡管當時很多人都對它沒有多少信心,甚至為了能多讓觀眾適應和接受,而選擇了很難出錯的歡脫喜劇定位。
結果,當年那些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以及新一代真正處于懵懵懂懂中的孩子,就成功地被一部制作質樸的漫改電視劇打動,使得當年那個漫畫之中的英雄,跳出了黑白與彩墨的交匯處,伴隨著聲音與光影逐步走來。
巧的是,蘇韻的師父呂少龍,當年在美利堅發展時,就曾經在電視劇版的蝙蝠俠里客串過,成為其中可圈可點的亮點之一當初呂少龍剛剛拍完青蜂俠,為了宣傳考慮,所以就讓青蜂俠中兩個主角,去電視劇版的蝙蝠俠里面客串聯動兩集。
后來青蜂俠的成績不理想,而且呂少龍對美利堅當時那個歧視華人的態度感到不滿,方才會生出了回歸香江發展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