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消息一出,不止是全港娛樂圈,稍有關注時事的港人,都不禁為之震驚了一場。
其實按照“慣例”來說,臺當局因為香江影視界和大陸扯上聯系就仿佛被踩到了尾巴一樣跳腳,早就已經是全香江人盡皆知的一個點;但這次如此高調迅速地在梁嘉威這個最年輕金像獎影帝獲獎的第二天,就高調又急切地發出警告的,也是第一次。
從前蘇韻那次的警告也特別高調,但至少因為其中牽涉了災情的問題,所以在高調之余,也是在最大程度上,給留了一些迂回時間的余地。
總的來說,因著利益相連的關系,臺島那邊對于這種情況,也還是樂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只要你不是在明面上和他們的“規則”作對,稍微披層自欺欺人心照不宣的皮,他們那邊也是能讓這一筆過去。
例如去年在頒獎季直接一口氣斬獲第二屆香江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美術指導以及最佳新人五項重量級大獎,號稱香江電影新浪潮經典力作的投奔怒海,也是因為這樣的敏感因素,從更換導演到更換主演再到整個劇組除了新導演外,全員使用化名假名出現,方才是在這樣的敏感環境下取得了一個平衡。
但盡管如此,面對第二年頒獎季的榮耀加身,許多被更換的演員都還是沒有覺得遺憾雖然獲得一個重量級的演技類獎項是藝人生涯里的難得榮耀時刻,不過在名聲和利益面前,很多人還是只能無奈地選擇利益的。
很多人的背后,都還背著養家的重任這亦是這個年代里不少人進入娛樂圈的根本原因。
而一旦拍了這個片子,就是觸發了臺當局的那個扯淡規定,先出警告讓你寫“悔過書”,不肯寫的話就直接“封殺”;繼而以后無論你參演什么電影,都不準進入臺島的院線這么一來,誰還敢找你拍戲
在那些心眼比針尖還小的人面前,誰人的面子、人情都不好用。
當年蘇韻地位夠高了吧穩穩當當的佳和準一姐,這還是年紀太小,所以人們不好越過前頭那些成年女星直接提她上位的緣故;否則就憑她的成績,當年的兩大電影公司所有女藝人拉個排行榜出來,當年的蘇韻也都必然是排在首位。
而前頭有著這樣的成績為基礎,繼續努力發展下去又不走歪路,以后就絕對能稱全香江女藝人獨一檔都不為過。
結果,只是去唐城幫忙賑災,又不愿承認自己賑災救人的做法是“錯誤”的
要不是有著上頭那位的遺留意志和手書贊語保了一下,別說是三年,三十年都別想解封。
后續蘇韻“自覺”地隱退三年暫避風頭,現在拍片子只要一有大陸取景也是直接不聯系臺島、主要盯著香江本土市場、東南亞市場以及海外市場宣發,好歹亦算是取得了如投奔怒海那樣的平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