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代國家而言,農業的發展可使人民安居樂業,多人耕田了,上繳的賦稅就多,然后國庫糧倉充盈,內無糧荒、動亂之憂,外無敵人侵擾之亂,內有百姓安居樂業,這就幾乎是一個盛世,因此歷代統治者都把發展農業當作“立國之本”。
而來自21世紀的劉哲知道這是一個錯誤的政策,但在古人看來這是最好的政策。
其實當劉哲開始提出在幽州鼓勵商業,收商稅的時候,手下幾乎都是反對的。不過因為劉哲有足夠的威嚴和魄力,一再堅持,手下們才同意這個政策。
無疑,照目前的情況來看,他的政策絕對是正確的
“文若,你可知道一個人怎么樣才能跑得快嗎”劉哲微微笑著問道
不過他沒有等荀彧回答,他就繼續出聲說道“只有兩條腿相互配合才能跑得快,這里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兩條腿都是健康的。但只有一條腿健康,另一條腿萎縮,這個人還能跑得快,還能正常走路嗎”
“在我看來,農業商業正如人的兩條腿一樣,只有兩個都健康,這個國家才能正常的發展。”
“重農業輕商業,重商業輕農業,都是只要一條腿而舍棄另一條腿,這樣就等于成了殘疾人,就算另一條腿發展到極致,但另一條腿是殘疾的,萎縮的,它也不能正常走路,更不要說跑。”
第一次聽到這樣的比喻,荀彧一時間有點反應不過來,即使他智力過人,也得在劉哲這番話里繞上一大陣子。
“事關國家大計,國泰民安,百姓安定的大事如何能用人的雙腿來比喻”荀彧不贊同劉哲這話。
在荀彧看來這太兒戲了,重農抑商,事關國家大計,豈能用一個人的雙腿來比喻的
“錯也”
劉哲搖頭,繼續出聲道“衣食住行,我們生存在世上,可不單單只是為了吃。填飽肚子固然重要,但其它的就不需要了嗎文若,你身上所穿的衣服哪里來”
“自然是麻布蠶絲所編織,這些都是農桑之事。”荀彧想都不想就回答道
同時他心中暗暗得意,燕候你這一招是昏招了。麻布蠶絲這些都屬于農桑之事,是農業方面的,不是商業。
劉哲自然看到荀彧的得意,臉上也是露出了淡淡
的微笑,再次問道“文若,這麻布蠶絲可是你自己所編織麻布可是你自己制成你自己養的蠶”
“這”荀彧語塞,這些怎么可能是自己弄的,自然全部都是買來的。
“你身上所佩戴的玉佩可是你自己打造”劉哲再次問道。
“這”荀彧一時間被問住了,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文若,商業其實早已經充斥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都離不開商業買賣。假如有一天,菜販不再賣菜,樵夫不再砍柴進城販賣,店鋪不再賣衣服,所有買賣都沒有了,文若,你能想象那個時候的生活嗎”劉哲給荀彧假設一下那樣的生活。
荀彧想了一下,馬上就大汗淋漓,這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