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蟬的血液里,會藏著什么樣的故事希望他的血液沒有被污染。
隗辛本體的記憶顯示,夜蟬像是憑空冒出來似的突然間就出現在她的父親隗海棟身邊了,在那之后夜蟬就一直跟他辦事。她曾經好奇地詢問過隗海棟,想要知道夜蟬的來歷,隗海棟三言兩語糊弄過去了,沒有正面回答。
夜蟬的身上或許藏著不小的秘密,不止有夏娃的秘密。
隗辛收斂思緒,打開了玻璃管,往嘴里倒了一滴血。
無數場景碎片紛至沓來,塵封的記憶大門開啟了,每一份記憶都是一封泛黃的信件,隗辛將這些信件一一打開,閱讀“夜蟬”的人生過往。
夜蟬最開始當然不叫夜蟬,他有自己的名字,一個非常普通的名字,只是這個名字他用的時間非常短,以至于這個名字在記憶之海中的痕跡極淡。
因為這個名字是孤兒院的院長起的,孤兒院的院長給幾十個孤兒起的名字風格相同,非常大眾,土里土氣,夜蟬一直覺得院長給孩子們取名就像給阿貓阿狗取名那般隨意,所以他討厭那個名字,他學會識字后從課本里截取了兩個他認為很好聽的字組合,從那之后,他就悄悄把自己的名字給改成“夜蟬”了。
他童年居住的孤兒院確實是孤兒院,但不只是孤兒院。
他很久很久之后才知道,他生活的孤兒院其實是聯邦的試驗場。
孤兒院里的孩子分為兩類。一類是聯邦培育的試管嬰兒,他們讓這些嬰兒在玻璃培養皿中發育,發育得差不多了就把嬰兒們挪到孤兒院自然生長。另一類是父母其中一方是覺醒者但又出意外過世的無家可歸的孩子。
每個月,都會有心理學專家社會學專家來孤兒院進行調查研究,他們會讓孩子們做表格、做游戲,觀察他們的行為舉止。每個星期,會有一批醫生來到這里給他們進行各種各樣的體檢。
夜蟬悄悄看過醫生的電子記錄本,看見醫生在記錄本上畫對勾和叉號。起初他不明白對勾和叉號分別代表什么意思,后來他慢慢發現,打上叉號的孩子會在某天突然消失,再也不會在孤兒院出現。
院長媽媽對他們說,那些孩子被領養走了,他們會在富有的家庭里幸福長大,過上不一樣的生活。
院長說這話時臉上的表情和藹可親,可夜蟬莫名覺得她在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