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東接著回答道“尤其是現在到了冬天,我每天回家,膝蓋晚上都十分的疼痛,半宿半夜的睡不著覺啊。然后就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打算在東新區,開個面館。”
范克勤拋給他一支煙,看了趙德彪一眼,后者登時會意,拿出火來幫著給他點上。讓周廣東驚得再次站起,連連點頭。
到了現在,范克勤覺得這家伙說的有點不對勁了。
要知道,人在說真話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呢在他說一件事的時候,順序是有可能來回顛倒的。如果說一二三四,但他可能先說了一,又說了三,然后再說了二四。尤其是在一段話比較長的時候,需要回答,并解釋的時候,這種情況會常常的發生。
如果在話較長的時候,說的順序絲毫不亂,半點錯位的沒有,那可能也不是假話,但提前準備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比如有些時候,我們需要給領導做一個小報告,那你肯定不能回答的來回錯位,順序顛三倒四的。怎么辦那就只能提前準備,然后才能順暢的作報告。但卻不代表你說的是假話。
可是如果提前有準備的情況,此時此刻放在了范克勤這里,那就百分之百可以肯定,回答的人是有問題的。因為這里面還需要考慮其他的因素,比如這里是安全局,回答問題為什么要提前準備
而周廣東剛剛的這個回答,很是高明,就算是一般的專業人士聽了,都有極大概率被他蒙過去。因為他在回答里,加入了“我老婆”“看我很辛苦”“膝蓋到晚上都十分的疼”等等這種一聽就是大實話,還有點非常親近式的東西。但這些回答,就會大大的提高后面所給出答案的可信性,于是他才最后說“打算開個面館。”
但是范克勤畢竟是這個年代極少有的心理專家,回答的模式不對,這本身就是有問題的,里面加再多“我婆娘”“晚上膝蓋疼”這種老實話,在他眼里那也都成為了掩飾。因為他回答的順序竟然是和自己的提問,驚人的一致。那么就是說,他早就在準備說辭了,而且準備的相當充分。
范克勤見他這樣,倒也沒有放松觀察,而是接著問道“周先生的老家,在哪啊廣東”
“啊,不是,不是廣東。”周廣東說道“當年我媽是在廣州的時候生下的我,所以才叫了這個名字。我老家是宜昌東面,耳朵河的。”
還是早就準備的,先否認,而且是否認兩遍。然后回答的順序又是前后有序,并在其中加了一句讓人情切的細節“我媽是在廣州時候生下的我。”
范克勤沒有露出半點異樣,點了點頭,依舊緩聲問道“耳朵河我記得是個小鎮子吧”
“對”周廣東答道“很小,沒多少人,總共才二百來口住家差不多也就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