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祀1114大學讀的歷史系,來碩博連讀的研究方向是大啟古代史,準確的說,他主攻是從啟顯宗到啟明宗前這幾十年格外繁榮昌盛的時代。
原因無他,唯手熟爾。
因為啟明宗是聞嘲風啊,他是親眼看著他從無夷王到皇太弟再到皇帝的,不少歷史上有名的措施,都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頒布的。
而啟顯宗然就是聞云幛啦。
“顯”這個謚號,是聞云幛己生前便選好的。一般來說,謚號是人對前人生前為的評價,沒有哪個皇帝會在死前先給己選好謚號的。聞云幛明顯不是一般人啊。
他這個太上皇在游覽了祖國大半的大好河山,某天突發奇想,就興沖沖的回京,和人討論起了己的謚號問題。本來以還未退休的向閣老為首的文臣集團都是懶得搭他的,怎奈何聞云幛太敢想,群臣不得不以死諫,來阻止他給己的謚號定為“閑宗”或“咸帝”。
大啟丟不起這個人。
姚祀無不遺憾的想到,如果當初真的定了咸帝,這會成為一個多有意思的論文選題啊。聞云幛不僅會成為大啟歷任皇帝列表一道非常靚麗的風景線,說不定還會給世的史學家留下一個匪夷思、想禿腦袋想不明白的謎團。
咳。
可惜,這事沒成,因為大啟朝堂上的大部分的臣子還是有腦子的。閑得蛋疼的太上皇百折不撓,繼續表示,那不如就按照以前當賢王時的封號來繼續當的謚號好了,好聽又好記。
他這么一開口,開小會現場的人都沉默了,包括不限于閣老向田、閣臣寒一生、時任弘文館編纂的向小園等歷史名臣。
何為“賢”仁義合道曰賢,內德有成曰賢。這是一個在美謚中十分重要的謚號,哪怕是一般的明君,都不太見得能夠給到這個字,更不用說聞云幛還不是個明君了。不能說聞云幛在位期間毫無建樹吧,至少讓他當大啟賢宗,群臣明顯是虧不起這個心的。
幸好,聞云幛在是個好脾氣的皇帝,這么三番兩次的被拒絕,他沒生氣,只是很快就又給己挑中了另外一個讓他滿意的謚號顯。
這一次君臣和諧,再無人有任何意義。
姚祀本科的畢業論文,寫的就是有關大啟幾任皇帝謚號的由來研究,其中就有顯宗這個奇葩小故事。導師差點以為他是在胡編亂造,全靠想象。
姚祀拿出了強而有力的證據歷史名臣兼知名文人寒一生的私人日記。
這倒不是說,在姚祀以前,大家都看不懂寒一生的日記,才沒能破解這段過分奇的大啟歷史。而是在姚祀之前,沒有人發現,這個近幾年才出土的大量古代話本,有寒一生的個人日記。
是的,寒一生不僅愛寫話本,還愛用不的人物代號來寫紀日記。這雜談筆記被混在他大量滯銷的話本,被考古學家當做了尋常的古代話本。
因為本子上沒有直接寫明寒一生的大名,而是用的他的筆名野鶴散人。
人不知道這野鶴散人是誰,只能模模糊糊的推斷,對方應該是個生活在顯宗、明宗等時期,橫跨三到四朝的一個不怎么會寫小說、郁郁不得志的文人。誰沒那個大膽的想法,敢把他和常年霸榜中小學生必備古詩文的文臣寒一生聯系在一起。
姚祀是誰啊,他是和寒一生的親弟弟寒江雪,一經歷過那特殊幾朝的系統,他一看到“野鶴散人”和“話本直銷”這八個字,就猜到百分百是寒一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