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總之,寒江雪是逃不過這一劫的,他就想著盡快在復課之前,把能解決的事情都解決了。好比奶茶店,也就是甜飲子和果飲子的事情。
方伯已經盡了人生最大的努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雖然還有一些小方面不太盡如人意,但古代版奶茶基本還是已經成型了。喝過的都說好,不管是甜黨還是酸黨,總能在眾多的選擇中,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
哪怕是寒武侯這種,寒江雪都給他爹特別定制了一款帶酒精的。
名字就叫“我爹喜歡喝的飲子”。
寒武侯私下里對妻弟和幾個舊部喝酒吹牛,哪怕就沖著這個名字,老子也要把它買爆全家都沒有上榜,只有他果然,他才是他兒子最喜歡的人
品控穩定了,宣傳也跟上了。
寒江雪在約稿之后,沒想到收獲了那么多的測評,尤其是向小園,那真是找了不少有名的人,文筆好,出品快,有些甚至很樂意署上自己的大名。
好華服,好美食,好吃喝玩樂。在大啟文人圈竟詭異的不算什么差名聲。他們覺得只有真正懂享受的人,才能懂文學的曲高和寡。
吃喝玩樂的第二冊很快就發行了,因為稿件眾多,連第三冊、第四冊都已經準備上了,寒江雪選了幾個非常有代表性的,進行了二次約稿。他準備一點點的把雍畿方面的閱讀習慣培養起來,開發出報紙和雜志的概念。
不是邸報那種非常正規、官方的新聞,而是更側重八卦和生活的。
有了之前掃閣的經歷,讓寒江雪對此頗有信心,雍畿人是真的很愛湊熱鬧。
有了第一冊的銷售火爆,第二冊一在書局一經售賣,就開了一個不錯的銷量好頭,達到了稿費上的收支平衡。寒江雪甚至開始合計,等后續錢到賬了,再發一遍稿費當分紅。他真的不缺錢,卻的是人捧場。
在從無夷王王府回家的路上,寒江雪還聽到有人提起了這甜飲子到底是何方之物,到底是有多好喝。
最后就是店鋪的選址和裝修了。
寒江雪名下是不少臨街的商鋪的,不只在雍畿,在老家江左,邊關北疆,只要是他哥生意做到的地方,他哥就給家里的所有人都安排上了一系列的不動產。
寒大是真的很有生意頭腦,哪怕是在寸土寸金的雍畿城,也擁有最熱鬧繁華地段的多間鋪子。
最近退租空出來的鋪子有三間,也是因為寒江雪之前就打過招呼才特意留下的,不然像這種地段,上家走了,立馬就能轉手找到下家,根本不愁租。
一間店鋪在東市,一間鋪子在西市,還有一間在天街,離天香閣不遠。
東西兩市是大啟最著名的兩個市場,以人流量大為主要特色。東市多為西域商人,西市因為挨著西城老區,要更加精致些。
天街是雍畿城的正街,一路從明德門直通皇城的天門,天街這個名字也是由天門而來。道路兩旁商鋪林立,熱鬧非凡,路面又寬又大,并駕齊驅八兩馬車都綽綽有余。是大臣們上朝路上的主要干道之一。那些比較知名的受官員和皇帝喜歡的小攤,也在最前面的路段上擺著。
寒江雪一時間都有點挑花了眼。
他其實可以全要,只是怕萬一不成,沒必要一連倒三家買賣。他的打算是先開個總店,試營業一段時間,如果生意不錯,再同時開另外兩家。這樣一來,如果奶茶生意真的能做起來,他這個總店說不定還能以后留給寒家的小輩收參觀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