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生活對于聞嘲風來說,絕對算得上是春風得意,喜事連連。
先是給他下毒的仇人錢太后死了,再是搞定了心上人家里的二姐和親爹,最后便是他期待已久的下旨,皇帝一如他所預料的那樣,直接對天下公布了錢太后的所作所為。
就在那一日的朝堂之上。
文臣在左,武官在右,十日一次規模比較大的百官朝會。沒有經過討論、奏對,直接下旨宣布的結果。
太后錢氏,先帝元妻,曾蒙受圣恩,統御六宮,本該母儀天下,為婦女之表率。然在其所掌后宮的數十年間,因怨懟先帝,殘害龍嗣,又弄權后宮,惑于邪教,致宗室所怨,冒天下之大不韙。不堪為婦,也不堪為母。
“錢氏對她的所作所為供認不諱,自請梟首,引以為戒。朕念及多年母子之情,不忍其表,拒之。然錢氏堅持再請,再拒。錢氏三請,朕終從其意志,僅改自縊。”
皇帝聞云幛在說這個話時,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演技幾乎為零,根本看不出什么三請兩拒的掙扎與母子之情。但文武百官還是擺出了一副“我信了”的表情,在相信皇帝的胡言亂語面前,他們都是專業的。就像他們都信了錢太后是上吊自殺。
事情到了這里,本就該結束了,太后做了錯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大家再一起振臂高呼一個“陛下節哀”就結了。
然而誰也沒想到,皇帝聞云幛的下一步不是給自己的大皇子聞義舟過個明路,而是又下了一道舉朝震驚的圣旨。
尊錢氏生前遺愿,今替先帝革除其皇后、太后等一切稱號、封號,貶為庶人,不上皇后冊寶,不上壽稱慶,不入皇陵。
連多年未曾有什么事能震驚到的閣老向田,都難得一次地睜大了雙眼。
所有大臣嘩啦啦地跪了一地,改而高呼“陛下三思啊。”
但大臣們很快就發現,滿朝的宗室皇親,跟著他們跪下的卻幾乎沒有幾個。尤其是一向沒什么骨氣的鄭家,這一回站得尤為筆直。
他們代表的是鄭貴妃在朝中的臉面,太后偷走了鄭貴妃的親兒子,致使她們母子分離多年,險些釀成大禍。鄭貴妃從沒有那般震怒過,連皇后頭一回去勸都不好使,當然,皇后勸第二次的時候鄭貴妃還是給了面子的。但只駁這一次的行為,就足夠證明鄭貴妃的恨了。
鄭家是絕無可能給錢氏請求寬恕的,而且,沒聽到嗎旨意里已經說了,廢除一事是錢氏生前的遺愿,你們這些滿嘴仁義道德的,怎么突然就不尊重別人遺愿了
聞嘲風也是不可能請求皇帝收回成命的,雖然他也很意外聞云幛這次發的狠。
但他只會說,干的好,干的漂亮,是個爺們
“說的簡單點,就是聞云幛把太后,不,是錢氏那個老虔婆,一擼到底了”聞嘲風一下朝,就直奔了東城的寒家,迫不及待和他分享了這個好消息,“她以后就不再是先帝的元后,也不是我們的母后了,更沒有什么太后。”
也就是說,錢氏的死不再是國喪,不用大赦天下,也不用服喪,并且,她也不會進入皇陵,與先帝合葬。
聞嘲風對此有多快樂呢連寒江雪拿錯了遞上來的甜飲子,他都多喝了好幾大口,并突然覺得甜飲也挺好喝的。里面的麻薯軟糯,珍珠可口,連奶里混著的茶香都感覺是那么地恰到好吃,甜而不膩。
“聞云幛總算干了件有骨氣的事。”
在聞嘲風能夠接受的范圍里,他以為皇帝最終還是會圣父情結發作,考慮到淮王以后還要做人,只賜死太后,卻保留她死后的一切哀榮。
沒想到聞云幛能做的這么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