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哈哈一笑,也就接受了這層馬甲,在信里表示,的,他皇帝的謀士,并表示我可以把舉薦給陛下哦。
先帝明顯對寒江雪這智多近妖的小朋友接受良,甘羅十二歲為相,說不定他大啟就可以有個六七歲的天子謀士。
但寒江雪卻不想,他在信里再次重申了自己想當一條咸魚的偉大理想,還記得嗎他們最初認識的時候,他可在琢磨著該何逃課不寫作業。當然,寒江雪也知自己不可能一直閑著,給出的最大讓步就可以這樣在幕后當個出出主意的筆友,并不希望對方把他暴露出去。
先帝覺得詫異極了,哪有小孩子就這么淡泊名利的,他不得不提醒寒江雪哪怕這天下不會有人知這精彩絕艷的主意出自于
的,我寧可全天下都不知。為這主意也并不寒江雪的,而后人踩在巨人肩膀上的智慧經驗集合,談不上到底誰誰的。寒江雪要真的把這措施大言不慚的據為己有,他才會覺得臊得慌。
隨后先帝又勸了幾次,見寒江雪意已決,這才答應了下來。
那么,吧,果一定堅持,我就暫時先幫保守秘密。等將來有天反悔了,我也會幫把這一切公之于眾。
先帝真的個與眾不同的皇帝,面對寒江雪小小年紀不求上的想,他不僅沒有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上去,要求寒江雪必須怎么樣,只在給寒江雪講清楚了利弊之后,選擇了尊重寒江雪的選擇,卻也給寒江雪的未來留下了退路,以防他在長大之后后悔。
人的想總變來變去的,不同的歲數,會有不同的想,先帝很鼓勵寒江雪去探索不同的視角。
這便先帝遺詔的由來了。
準確的說,先帝給了寒江雪一封遺詔和最后一封信。
在這兩件東西里,大半部分的內容都與寒江雪過去的所作所為有關。先帝在表示了自己皇帝身份的同時,也再次強調了自己的承諾始終有效,他已經把軍師的存在告知了自己的繼承人。只要寒江雪愿意,他隨時可以拿出遺詔去找新帝,把他過去的貢獻公之于眾。
遺詔和信件最后的一小部分,才與繼承人的繼承人有關的內容。
先帝對自己后繼無人的擔憂十分,他在信中例數了自己的幾個繼承人,肅王驍勇善戰,與蠻族有世仇,所以他選擇送肅王去了北疆,助他刃仇敵;江王聰明,卻氣量狹小,掌控欲和強迫癥過強,又有他那一支的負累,若登基必有憂患;河王先帝的親弟弟,年紀已經很大了,性格上容易走極端;淮王,打根上就被他阿娘錢皇后慣壞了,絕對不能為帝的;唯有無夷王聞嘲風
他其實個極的選擇。
先帝在聞嘲風和聞云幛之中左右搖擺了許久,差一點就遵循自己內的野望,去選擇了聞嘲風。他在信中這樣直言,他相信在聞嘲風的帶領下,大啟的版圖也許會擴大一倍不止。
但,這就題所在,他只在聞嘲風的眼睛里看到了野,卻全無半點的仁慈。先帝不知一個完美的帝王所擁有的素質都什么,但至少他知一個皇帝不能對他人、對百姓一點憐憫都沒有。聞嘲風太過激了。
先帝想要一個無比強大的大啟,卻也希望百姓能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