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心里動容了,她的背脊輕微的顫動,她也哭了。
“施主你回去吧,以后別來找我了,就讓我安安靜靜的做個出家人吧。”
余歡不說話了,靜靜地坐在馬靜的身邊。
一晃夕陽西下,小尼姑來喚馬靜吃飯。
從余歡身邊走過后,她情不自禁的停住了腳步,余歡之前有160斤,現在頂多120斤,整個人憔悴不堪,眼眸里的那種苦楚和自己是一樣的。
馬靜咬著牙,強忍住想說的話余歡你多吃點,好好對待自己。
但終究沒有說出口。
馬靜離開后,余歡跪在佛像面前哀求“佛主,我錯了,是我害死了兒子,都是我的錯,但能不能給我一次彌補的機會呀,嗚嗚嗚”
翌日,妙居庵的尼姑按照日程安排,去了九華山邊上的大巴山,大巴山住著幾十戶孤寡老人和留守孩子,他們生活的很貧苦,妙居庵的尼姑每三個月都會去一趟大巴山救濟老人孩子。
前幾次,馬靜都沒有去。
怕余歡又來看自己。
怕自己忍不住原諒余歡。
馬靜這次就跟著住持師太,幾個大師姐一起去了大巴山。
趙天佑的小分隊悄悄滴跟著他們進了大巴山。
大巴山很陡峭,先走山道,再爬索道,最后踏著逼仄的山路到了大巴山的小溝村。
村里的房子都是土房,幾只狗吠了起來。
一個臉蛋紅通通的小屁孩喊了一聲“大姐姐們來了,吃糖了,吃糖了”
很快就圍攏過來7、8個小孩。
尼姑拿出一包包的糖果分給他們。
一個小孩驚喜的喊道“我這是大白兔奶糖耶。”
一顆糖就能帶給孩子無限的快樂。
馬靜看到孩子們,心里柔和了很多,她愛戀的看著這些穿的臟兮兮的孩子,激發出了母愛,“你們的頭發都那么長了,來,我給你們剪頭發。”
其余的尼姑孤寡老人的家里慰問,她們給老人洗衣服,整理房間,修補墻洞,還給每個老人帶來了糧油,這些糧油、糖果都是信徒供奉的,尼姑拿來做善事。
趙天佑和小分隊在小溝村外的一座山丘上,趙天佑拿著望遠鏡觀察,然后給林不凡匯報。
林不凡讓趙天佑喬裝打扮下進村暗中保護馬靜,林不凡怕馬靜一個沖動會從山上跳下去。
于是趙天佑就打扮成記者的模樣,拿著相機進了小溝村。
趙天佑謊稱是廣元日報的記者,說要把小溝村的情況報道出去,他走了幾戶人家,一邊觀察尼姑們的動向,一邊假裝采訪老人和小孩,他還給尼姑做了專訪,拍攝了尼姑做善事的視頻,以及這里老人小孩的窮困視頻。
馬靜拿了一杯茶走到趙天佑身邊“趙記者您喝水。”
“謝謝”
“你真是個好人”馬靜坐在趙天佑身邊,惆悵的看著遠處,“這里的老人和孩子都好可憐呀。”
“我會把報道發出去,到時候會有很多善良的人來幫助他們的。另外也會報道你們妙居庵這些年來的行善事跡。”
“我們是出家人,做善事都是應該的。不知道為什么,今天我心情挺好的。”馬靜在做善事的同時,感覺自己也贖罪了。
對兒子的罪過,深埋在他的心里。
如果車禍的那一瞬間,她能緊緊的抱住兒子,那或許兒子不會死。
“你和那些尼姑不一樣”趙天佑看著馬靜說道。
“有什么不一樣”
“你沒有剃度。”
“嗯,師太不讓我剃度。”
“有什么故事嗎能說給我聽聽嗎”
馬靜猶豫了一下,還是把自己的事情說了一遍。
聽后,趙天佑說道“我覺得你們的師太做的是對的,你只是想找個地方躲避,你凡塵未了,就給你老公一次機會吧,你這樣也是折磨你老公,就放下吧。”
馬靜沉默了,看著遠處疊嶂高山,緩緩地說道“那有那么容易放下呀。”
“放下就是兩個人的解脫,我相信你兒子也是希望你們能和好的。”
馬靜聽后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