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師?可是龍虎山的?”陳留堂挑了挑眉。
“龍虎山?”老道詫異的看了陳留堂一眼,沒好氣的說道:“也不知道你是怎么修道的,當今天下,北方以世家為重,修習儒術,世代簪纓,而南方則著重于道術,以漢中地的五斗米教為首,號稱一教十二正道八百旁門。
可在五年前,巨鹿郡不第秀才張角怨恨朝廷賣官鬻爵,雖有實才,卻不得官爵,怒稱:使我有縣城一胥吏,安能坐地而升仙!
于是口吐三萬丈浩然正氣,一夜入陸地神仙之境,號曰大賢良師,自立太平教,廣布道術,信眾百萬,頭裹黃巾,反叛朝廷。”
陳留堂嘖嘖稱奇,果然是那個時期,只不過現在這個時期不僅有武將,更有道法儒術。
他拱了拱手:“晚輩歲及弱冠,僥幸得到一前輩衣缽,所以對這些事情并不知曉,還請前輩多多講解。”
老道看了眼天色,嘆道:“也罷,現在畫妖禁錮在墻壁中,沒有兩三個時辰還出不來,我就和你講講。”
“晚輩垂首聽之。”陳留堂恭敬的坐在老道對面,執弟子禮。
老道眸中閃過一絲欣賞之色,開口說道:“自上古三皇治世,五帝定鼎之后,進入中古夏商,有名曰大弈射穿九日,又有夸父化作桃谷,刑天舞干戚,挑戰上帝(人皇,夏商帝王稱為上帝),被上帝盡皆葬之,然夏人圖騰燭龍自此受傷。
百年后商邑有君名湯,覺后契玄鳥之嗣,有詩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鳥與燭龍爭奪氣運,戰敗燭龍,建立商朝,夏人遁走漠北,化為蠻夷匈奴。
后鳳鳴岐山,姜尚垂釣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遂有八百年社稷,然三百年后犬戎毀豐鎬,天下墮亡,雖遷九鼎于洛陽,但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列國百二,以西垂之地秦國崛起,奮六世之余烈,黑龍降而立雍城,始皇一統社稷,四海之內天下皆平。
在其中有諸子百家創立道統,老子在首陽山坐地成圣,創立道家;孔子重教化,有賢人七十二,弟子三千,創立儒家;墨子足跡踏遍列國,苦眾生而立教義,兼愛非攻,創立墨家;有孫子尚兵,得姜太公《陰符》、《六韜》,又兼習《司馬法》,創立兵家;有蘇秦、張儀舌戰六國,唇齒之間得地六百里,創立縱橫家.......
諸子百家學術眾多,學一者皆可通大道,先漢武帝欲求長生,董仲舒開創天人感應,為漢武延壽三十二,自此儒家獨大,道家遁走于南方,與楚地巫術結合,創立道教,而武術自古流傳,所以天下術派自此歸三,儒術、道術、武術。
儒生修文廟,求賢可入境;武者修己身,以力證道;道士修仙宮,鑄靈臺,登仙宮,化仙藤,摘仙果,入陸地神仙境.......”
陳留堂聽了個大概,對這個世界有了初步了解,諸子百家創立了道統,學一都可通大道,但只有儒術和道術才是真正可達彼岸的方法,而武術是從上古流傳而來,也可證道,但其太艱,太難。
“武術強身即可,萬不可多修煉,不然陰神禁錮在肉身里面,想要求長生的難度就會大大增加。”老道見陳留堂聽到武術從上古流傳時心動的眼神,不由警示道。
“前輩此話何解?”陳留堂疑惑道,但凡聽過神話的,對以力證道無不心存期望,那是最強,盤古一斧子就辟出了世界。
而且修習武道比修習道術在前期自保能力強得多,簡而言之,陳留堂恐怕一個照面就會被鄭縣尉殺死。
“我輩道士無不期望陸地神仙境,褪掉**,白日飛升,而修習武道,后期會逐漸將三魂七魄與**融合,得不償失。
不過你現在陽氣缺失,只需要修煉到武道的后天練臟境界即可。”老道在懷里摸索一陣,扔出一本線裝書。
“牛魔大力拳。”陳留堂喃喃道。
這書略微古樸,封面藍色,像極了地攤上十元一本的武林秘籍,后面撕開了幾頁。
不過在漢代,大部分的書籍還都是竹簡,用紙裁成的書本還算是比較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