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兒倒是挑起了大梁,跑前跑后,讓人伺候她洗沐。
累了一天,她也想好好休息,畢竟明天,才真的見真章。
第二天一早,卯時不到,她已經梳洗完畢,外頭天才剛蒙蒙亮,昨日楊氏交待過,因是冬天,晝短夜長,她們一早去給老太君請安都是在卯時一刻。
沒有新郎引著她,她只有自己主動過去給長輩們問安,外頭冷得很,燕兒拿了件狐裘披風替她系上,正打算出門,院里來了位極體面的婆子,長得白白凈凈,看起來四十出頭,體態輕盈勻稱,衣著質地上乘,顏色素淡,外頭罩了件藏藍色白狐領披風,一看就是位講究人。
那婆子笑瞇瞇地上前行禮“奴婢見過二少奶奶。”
守門的丫頭適時站出來介紹,“二少奶奶,這位是老太君身邊的朱媽媽。”
傅蕓笑道“朱媽媽不必多禮。”
朱媽媽又道“二少奶奶起得可真早,奴婢還說趕早來伺候二少奶奶,沒曾想二少奶奶已經自己打點妥貼了,老太君那邊一早備了好些早膳,讓奴婢來請二少奶奶過去,這天寒地凍的,一會兒就該涼了,二少奶奶就請隨奴婢來吧”
這些個大家族的奴婢都是人精,奉承話張口就來,明明就是來帶路的,還非得把話拐著彎來說。
傅蕓仍只是笑了笑,“如此,就有勞朱媽媽了”
朱媽媽笑得很溫和,“二少奶奶不必如此客氣”見她空著手,便回頭瞧了瞧她院里幾個丫頭,把自己袖籠里的湯婆子拿出來塞到她手里,“這么冷的天,二少奶奶可別凍壞了手,不然,老太君可得心疼了。”
“多謝朱媽媽”她伸手接過,抱在了懷里。燕兒早上光顧著幫她洗漱梳妝,倒把這茬給忘了,其余幾個丫頭又都找不著東南西北,她也沒太當回事。
燕兒和一個叫秀竹的替她拿著備好的回禮一起,跟著朱媽媽走了有大約一刻鐘,來到老太君住的怡寧居,走過長長的游廊,來到正廳門口,有兩個小丫頭曲膝給她行了禮,打起了棉簾子。
一股熱流撲面而來,門里面還站了兩個丫頭,替她和朱媽媽解了披風。
放眼朝里面一看,便有些眼暈。
偌大的正廳里坐著的,站著的,全是人。一個個穿著光鮮亮麗,好奇地打量著她。
傅蕓昨日聽楊氏介紹時,就有些發懵,宋家因老太君還在,可謂是五代同堂。
楊氏說,宋家有條家訓,國和民昌盛,家和萬事興。宋家實際上是分院分產不分家,有老太君在,這些子子孫孫們也是常常聚在一起,將個和字發揮到極致。
國公府附近原本是一大片空地,如今全蓋做宅子,都是宋家的子子孫孫居住,唯獨傅蕓的世子爺公公現在所居住的這一套大宅子,就像是一棵大樹的主干,其余全是枝枝蔓蔓。
老太君坐在正上首,滿臉皺紋,帶著和藹的笑意,衣著雍容華貴,朝她招著手“蕓娘是吧快過來過來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