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嫣又思索了一會兒,終于開了口,說出了她與馮坦相識的過程。
他們的相遇相識,其實很平淡,只是在一間香料鋪子里偶遇,同時看上一截新到的沉水香,幾經爭執,馮坦將那截香讓給了宋嫣。
爾后再相遇,還是在那家香料鋪子,兩人就制香合香的問題多說了幾句話,馮坦得知她正在尋幾種古法香的配制方法,特意在那間鋪子里等了她半個月,將那幾種配方送給她。
她說在那之前,她并不曉得馮坦的身份,馮坦也不認得她。兩人來往了一段時日,后來得知了身份,馮坦主動來跟她道歉,稱配不上她,以后都不會再與她往來。
可她那時候,已經喜歡上了馮坦,覺得他就是自己的良人,這輩子除了他,再不想嫁旁的人,便主動挽留了他。兩人不便見面時,就寫書信往來。
她本來是打算等祖母的孝期過了,再跟父母提起,讓馮坦上門來提親,沒想到,提前叫母親給發現了。
“姐姐,三郎他雖然是姨娘的侄子,但我和他的事絕對與姨娘無關我也知道母親這些年在這個家里受了些委屈,可這件事不該與母親的事情混為一談。三郎他人真的很好,他是個謙謙君子,無論是談吐舉止,還是氣度修養都是極好的,她就因為馮姨娘,非要說三郎是有意接近于我,我怎么說她也不肯相信。”
傅蕓一直默默地聽著,雖然心中已經百分百地肯定,這件事就是與馮姨娘有關,馮坦就是有意地接近并引誘了宋嫣,但在沒有調查清楚之前,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不打算輕易地否定宋嫣口中的說法。
“我看不如這樣吧,妹妹先把這些事情放一放,去跟伯母道個歉,畢竟忤逆父母之意,是為不孝至于這件事該怎么解決,后面再好生商量,怎么樣”
宋嫣很想自己和馮坦的事情能得到父母的認可,現在她對傅蕓極為信任,見有她在中間說和,便點頭同意了。
因為有傅蕓帶著,她走出了大半年未曾出的院子門,來到了王氏的院子里。
一進屋,她就跪下給母親請安認錯,把王氏激動得熱淚盈眶。
來的路上,傅蕓便對她說了,今日只道歉,別的什么,先不說,若非要說起來,不如先做口頭上的讓步,以退為進,只要馮坦真有那么好,慢慢找機會讓她母親看到,她肯定也會做出讓步。
就這樣,她們母女間便含糊其詞地暫時和好了。
傅蕓提到想帶宋嫣去參加姜家的全魚宴,王氏立即就滿口同意,但因為禁足宋嫣是宋見知下的令,所以,還得去跟他說一聲才行。
宋見知這些日子都在外忙著搗鼓他那點絲綢的生意,大多時候都不在家,碰巧今日中午沒有出去,王氏打發了人把他給請了來。
宋見知一時高興,便留在了王氏這邊用午飯,只是在聽說傅蕓要帶宋嫣去姜家赴宴之事,馬上又多說了一句,希望傅蕓把宋姝也帶上。
這兩天馮氏沒少為這件事在他耳邊嘮叨。
畢竟是寄人籬下,傅蕓也不好抹了宋見知的面子,只得答應了下來,帶著她們姐妹二人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