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搬進來的第一晚,就下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大雨,四月中旬的天氣,半夜里,有些微涼,還需要蓋上一床薄被。
宋熹已經滿了五歲,前面幾個月在海島上捉魚摸蝦,糯米丸子一樣的大眼萌娃長高了也長瘦了,曬得黢黑,如今登了岸,宋琳瑯可不想再由著她這樣野下去,若是還在京中,到了她這個年歲,也該開蒙去族學里讀書認字,閑暇時更該學著針黹女紅,偏她是一樣也沒開始學。
清晨雨住,明媚的陽光從窗子里照進來,清新微涼的風有一陣沒一陣,小商小販們的叫賣聲盈滿耳朵,紅塵俗世的味道是那座孤獨的小島所不能比擬。
在這里,方才覺得還活在人世間。
傅蕓住在二樓,推開窗,迎著陽光,看著人來人往的街道,忽然又想念起了宋珩,這樣美好的人世,缺了他,不完美。
青蘿和舒惟安兩人雙手不空提著各種吃食進來,青蘿歡喜道“二少奶奶,快來嘗嘗,這些東西我都叫不上名字,有甜口也有咸口的,我都買了一些,你看看喜歡吃什么。”
舒惟安拿了一個海鮮包說道“這個包子好吃,我剛才一口氣吃了三個,蕓娘你快點來嘗嘗。”
傅蕓笑起來,原來不光是她,大家都有一種再世為人的感覺。這還只是遠城他鄉,若是等重回上京,又不知是一種怎么樣的感慨。
正當她們以為,可以在這里安心等待戰亂平息時,瓊州府一夜之間變天。
瓊州衛指揮使劉正琥開始征收軍糧,以二百錢一石的價格,不到現在糧食的十分之一價錢,從百姓手中強行收購,等同于搶劫。
一時間,整個瓊州府的百姓怨聲載道,而劉正琥則聲稱他堅守著底線,守衛了瓊州府安寧,此舉只為了領兵配合朝廷夾擊叛軍。
到了此時,宋琳瑯和傅蕓才曉得了確切的消息,魯王叛亂早在去年就已經平定,而今兩廣亂局是高廷琛為了防止朝廷清算扯了大旗謀逆之舉。
只因她們遠離內陸,留守在內陸的人蹲守消息剛好又在兩廣地界,被高廷琛一手把控,上京的消息根本就進不來,許多跟著他起義的人甚至還以為他是為了維護正統方才起義北上。
這一消息使得宋琳瑯悔恨不已,早知如此,就不應該南下這么遠來躲藏,可這世上并無后悔藥,如今身在瓊州府,天南地北,處于戰亂邊緣,想要回京,更加的遙遙無期。
更叫人糟心的是,劉正琥認出了宋琳瑯。
這個劉正琥出自晉陽劉氏,與宋家有世仇,百年前曾在朝堂上陷害宋家祖輩,以至于到現在,兩家后代依舊是老死不相往來。
宋琳瑯一介女流,甚少關心朝堂之事,瓊州衛指揮使是劉正琥她事先毫不知情,她與傅蕓一起上街打探消息時,剛好有一隊身著黑甲的衛兵當街穿過,卻陡然停在了她們二人面前。
看清打頭那位騎著高頭大馬橫在她們面前,宋琳瑯確實是有些驚訝,他鄉遇故人,雖說這故人并不怎么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