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完美答出了他和衛青第一次見面的地點,衛青看似放心下來,待過了一段時間,冷不丁來一句“近來災情,陛下不若消減一番自身用度,做給天下看”
劉徹當場不高興了,“仲卿你怎么的不壞的朕身為漢天子,何必在這種虛名上浪費氣,朕少吃兩道菜難道還能讓百姓桌上多兩道菜嗎少建宮室可以,消減用度就算了。”
然后,他看見衛青肉眼可見松了一氣。
“”劉徹眼皮一跳,猛然反應過來發生了什么,沒氣道“衛仲卿,現在相信朕沒被臟東西附身了吧。”
衛青抿唇一笑,斯文而干凈。
冬寒風凜冽,書肆卻似還停留在火辣的夏天。
前幾天客們還是規規矩矩買書,由于書籍印刷慢,存貨肉眼可見消減后,客們就開始“搶”書了。
丞相家小廝看都不看內容,迅速瞅了個封皮,確定沒買,就把書往懷塞。
太子家仆扯著對方衣袖和他爭“你們之前已拿到春秋傳集解和春秋谷梁傳集解了,這谷梁補注怎么也該輪到他了吧”
兩家爭吵起來時,一名四處轉悠的太生無意看了一下這邊,迅速把剩下的公羊解詁抓到了手,剛想走,被一左一右拉住衣袖,回頭看,丞相家小廝和太子家仆齊聲大喝“把書放下”
書肆他視若無睹。
這種你搶我我搶你的情形,在書肆中出現過不止一次了,在這,什么身份地位都沒用,誰搶到了就是誰的。
公羊儒子捧著春秋二十八義如獲至寶。
黃老派子專盯著關自己派的書去買,都快收集齊了。
法家弟子陰森森記下搶書的,在朝堂上一個個彈劾過去。
這直接開啟了一扇大門,朝堂上立刻多了很多攻訐,最離譜的一次,當屬中大夫侍中吾丘壽王彈劾太中大夫石慶,說他過于迂腐,不夠威嚴,導致朝堂上陰氣強盛,之前水災無法及時遏制,肯定是因為石慶影響了陛下,陛下再通過天感應影響了蒼天
劉徹緩緩抬起手,十指交合抵在嘴唇邊上,遮住翹起的嘴角。
嗯,他沒覺得笑。
朝堂攻訐向來是出于政策不合,派系紛爭,實在不行,看不順眼對方而彈劾也不是沒過,最近這幾天彈劾一陣一陣,風浪一樣拍來,他還以為是出什么大事了,讓繡衣使者一查
因為搶書搶不過對方,所以干脆朝堂上見
恐怕是千百年頭一遭噗。
劉徹壓著胸傳至咽喉的笑意,生生樂了一整場朝議,若說開始時還是看樂子心態,看著看著,笑意便在胸膛醞釀成了回味,仿佛面對著一場盛宴,令忍不住反復咀嚼。
看似可笑的場景,實則是文治大興的開始啊
朝堂上互相攻訐完,下朝后還得在官署中辦公,像太中大夫這種官職還需要侍從皇帝左右,石慶頭一回像一只坐不住的貓,竭克制著翹班沖。
陛下今天似乎另事,處完奏章后便不需要臣子跟著,將他們都發走了。
石慶急沖沖地往外趕,懷著滿腔熱切上了馬車,天色已晚,路上無甚行,石慶急著回去看新買回來的書,腦子一熱就吩咐馭者駕得快一些。
過了一兒,車子似乎擦撞到了什么,石慶探頭一看,發現是白才彈劾過他的吾丘壽王,整個被撞下了渠。
石慶腦子一空,神差鬼使也跳下渠去,將對方撈了上來。渠是排水溝,石慶身濕漉漉,陰風一吹就了個顫,而吾丘壽王跌下去時撞到了頭,額上糊滿了血。
吾丘壽王未及細想便脫而出“你也是趕著回家看書”
也
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吾丘壽王撲然哈哈大笑,白的一些劍拔弩張立時冰消雪融了。石慶也跟著笑了。
馭者疑惑地看著這兩個之前還針鋒相對的,聽著他們相約著互相借書看,渾然摸不著頭腦。
剛才發生什么他沒看到的事嗎怎么突然一笑抿恩仇了
劉徹面前放著一樣工具,名為刨子,匠為了雕版印刷術辛苦研究出來的,平木非常方便。
在刨子被發出來前,漢國的平木器只“鐁”,然而用鐁來刮削,只能刮削軟木,對硬木操作時跳刀,使得雕版表面很不平整,無法印字。
雕版印刷不是多么需要技巧的東西,給士族那邊一段時間,他們就能窺出來奧妙,但是,沒刨子這個工具,他們想要復刻,只能靠匠工藝,用刀子一點點削,很難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