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還真能聽見。
祂現在耳力特別靈敏,尤其是那些口中誦讀,句子里帶有“神女”二字,祂聽得一清二楚。
那副圖本就是青霓故意掛在那里,可惜朱元璋來這邊好幾次都沒注意到。這次倒是誤打誤撞讓朱棣發現了。
青霓松一口氣,讓神女的聲音響在朱棣和朱橚腦中。“隨意。”
“謝神女”
“謝神女”
朱棣和朱橚連忙讓宮人找來紙筆和顏料,把那副圖原原本本復刻下來,該藍的藍,該紅的紅,該黑的黑。
朱元璋拿到圖后也十分重視,找來一幫子重臣,開始研究這幅圖。其中就有歷史上本該在第二日辭官,卻被這件事情拖住的誠意伯劉基,劉伯溫。
李善長認真看著這幅圖“上位,臣認為這幅圖興許和朝廷文治有關,你瞧,紅藍柱子下方有文字,文景之治時,柱子是紅色,昭宣之治時,柱子也是紅色,明章之治、開皇之治、貞觀之治更不必說。史書上有名的治世,大多數都處于紅色柱子下方。只有這個”
李善長指著“萬歷中興”“它是在藍色柱子下。”
縱然是李善長,也沒辦法把它們和自己認識的“萬曆中興”幾個字聯系在一起。
但沒關系,他們認得“萬歷中興”柱子條上面,一個碩大“明”字,再結合前面隋、唐、南宋之類字眼,就知“明”就是大明朝,而“萬歷中興”,是他們明朝的治世。
而且,他們還根據這個,推斷出神文里這個字“漢”。應對著凡間文字“漢”。
朱元璋點點頭“既然如此,這些又紅又藍的柱子是什么意思”
李善長道“此事需要臣等去翻閱史書,于文景、昭宣、明章等等時期找尋相似之處,或許就可破解此圖奧秘。”
朱元璋也知道這事急不來,只能耐心等待。
不過,這些大臣都是人中龍鳳,以前沒考慮過國祚和氣候之間的聯系,如今,這幅圖給他們撕開一道口子,很快,整件事情就明朗了。
數日之后,重臣們再一次齊聚朱元璋面前。
“上位,有結果了。”
李善長抱著一堆書過來。
“上位來瞧,這是晉書其中寫了涼州刺史張軌課農桑,桑便是桑樹,由此得知,在晉時,涼州仍能種桑養蠶。此處亦有記載,永寧初年,張軌出任護羌校尉、涼州刺史。其治理涼州達十三年之久。”
“永寧初年”
朱元璋連忙在那張氣候圖上找。
“是藍柱子。”
“上位應當知曉,我們現在養蠶需得在南方養,只因南方溫暖。但在晉時,西北涼州,竟也能養蠶。”西北都能暖到養蠶,那在當時,中原又有多暖
“你的意思是,藍柱子代表著溫暖”
“不,恰恰相反,藍柱子是寒冷,紅柱子才是溫暖。”
朱元璋滿臉疑惑。
李善長又道“史書上言,草原因寒冷而向中原進犯,草原蠻夷逐水草遷徙,唯有暖濕之時,他們才能自給自足,寒冷之時,他們便要為生計南下劫掠。上位,晉時五胡亂華啊。”
朱元璋心頭一跳,連忙去看圖,果不其然,五胡亂華時,柱子是藍色,而晉到隋初這段分裂時期,亦是藍柱子。
唐滅亡到宋開國,這段亂世也是藍柱子。
靖康之恥,藍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