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嗎”三個字才涌上喉嚨,宋孝宗就聽到辛棄疾無奈的話語“怎么可能,三日訓練出一支如臂使指的軍隊,那是只有神仙才能做得到的事。”
“那你”
“我只是想讓他們認一認我這個將領,逼著他們到時候跟我一起沖。”
外面。
霍去病“沖”
李靖“難道他想”
孫武“必是如此了”
懂軍事的人已經開始圍在一起討論辛棄疾這樣做的可能性。
不懂軍事的人眼中滿是迷惑,開始無聊地晃腿。
副本之中,三日轉瞬而過。
歷史上,元軍應該是通過攻下樊城,迫使襄陽壓力大增,最后守將不得已開城投降,但在這個幻想副本里,元軍是預備直接攻破襄陽。
兀良哈阿術率領十萬大軍圍困襄陽。襄陽水路多,是以,其中有八萬是水軍,由劉整率領。
但就算只有兩萬陸卒,在其他人看來,辛棄疾想以三千破兩萬,不太容易。歷史上確實有不少以少勝多的場面,但那些人要么是所帶士兵已經與他經過了長久磨合,人少卻聽指揮,要么是士兵對將領十分有信心,愿意追隨他沖鋒。可辛棄疾兩樣都不沾,他那三千士兵對他不熟,他也沒有什么威望能讓對方堅信跟著他沖陣可以活下來。
卻在這時,兩道聲音脫口而出“不有辦法”
大眾齊刷刷看過去,發現說話的二人分別是韓信與項羽。
韓信慢條斯理地攏著衣袖,垂下眼去,顯然沒把這些目光當回事。
若說韓信是內斂的傲,項羽就是張狂的驕,面對這些目光,他用眼神一個個挑釁回去,就差直接約人干架了。
項羽的亞父范增干脆利落地闔目不去看。他累了尤其是看過史書之后,心特別累。
襄陽之外,士兵泱泱。
宋孝宗站在城頭,第一次面對這么多敵軍,只能看到軍隊的頭,看不到軍隊的尾,烏壓壓一片人頭,幾乎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他的腿都在發抖。
身后,朱熹愧疚地輕語“官家,草民得罪了。”
宋孝宗惱怒地嘲他“強逼官家上城頭觀戰,你也知這是得罪。”
朱熹只是與宋孝宗說“官家若氣,待出副本后草民任由官家處置,可現在草民只想請官家好好看看”
看看你的臣子愿為那一絲主戰希望,去以死搏生
蒙古大軍左側,一處樹林中,隱匿著一支不過三千人的隊伍,為首的將軍面容堅韌,眼神中蘊含著一股不達目的絕不善罷甘休的狠意。
他要贏他一定要贏
而他身后,這支隊伍里的士兵并非戰意凜然,更多的是恐懼,因為襄陽城大門緊閉,他們沒辦法逃回城中。
他們只能跟著辛棄疾去沖陣。跟不上,就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