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良哈阿術不明白為什么會這樣。
“怎么回事左翼怎么就亂了人呢士兵呢就這么千人還拿不下”
他看到左翼的混亂,看到蒙古士兵在亂跑,看到陣營散得不成樣子,而那支敵軍比長矛還鋒利,一舉破開大軍,生生殺出一條血路來。而那些亂跑的蒙古士兵,恰恰好就沖散了己方的軍隊,致使那些沒有亂的精兵本來想要去阻擋辛棄疾,卻發現自己面前全是戰友
他們不知道該不該動手,一時間的遲疑,導致的結果便是亂軍掉頭逃跑時,將這些精兵裹進人流之中,挾卷著他們沖向中軍
“倒卷珠簾。這是倒卷珠簾。”
隋朝名將楊爽倒卷珠簾這一戰術的創始人一愣,而后眼睛亮亮地看著水幕“這一招本該是作用于以強攻弱,精兵沖陣,使敵人潰不成軍,此人勇武,竟然將敵強我弱局面生生轉變為敵弱我強。”
有不通軍事的人糾結“這很難嗎聽上去很簡單啊。”
楊爽把臉一沉,冷笑“不難你大可以去試試。”
那人被下了臉面也不惱,滿臉堆笑“某確實不懂軍事,閣下可否為某解惑”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楊爽本身只是不悅于自己的得意之技被人小瞧,看到此人認錯態度良好,便也緩下神色,道“若敵強我弱之時施展此法,不僅沖不散敵軍,在敵軍戰陣之下,反而會讓己方人馬沖勢被阻,繼而潰敗。”
那人驚嘆地看向水幕“若是如此,這辛棄疾真是難得的一員猛將。”
楊爽幽幽一嘆“可惜生在宋朝,聽聞一輩子也不曾上過幾次戰場,前些時候還被蒙古人嘲諷無甚知名戰役。”
旁邊有人插話,笑道“如今不就有了”
是啊,如今就有了。
但是辛棄疾沒想那么多,他只是繼續往中軍方向沖,此時,他離兀良哈阿術已經不足百步。
這個距離,兀良哈阿術尚可轉身逃跑,但他的驕傲使他依舊立在軍中,定定地盯著辛棄疾,嗓音洪亮“誰與我拿下此僚”
“末將愿往”
麾下一人拍馬而出,兀良哈阿術定睛一看此人面容,頓時開懷大笑。
問這人是誰元將塔剌渾,曾經舉起過四百斤重的石獅子行走數,若由他上場,定能給那宋人一個終身難忘的教訓
旁邊有將領詢問兀良哈阿術“都元帥,設拒馬陣吧”
兀良哈阿術拒絕“兩萬大軍打這么一支偏師,還要設拒馬陣丟不丟人且看著塔剌渾如何將那些人馬斬殺吧”
塔剌渾一邊吼著“我乃史奉御,都給我讓開”一邊用大刀對著潰散堵路的左翼蒙古士卒揮刀,有避之不及者,皆被塔剌渾斬于馬下。
其他蒙古士卒驚恐地看著這邊,看著塔剌渾兇惡的面孔,還有毫無憐憫地砍刀,聽著他大喊“聽令轉身者斬后退者斬不從軍令者斬”
這確實很快就讓混亂的軍隊平靜下來因為聽從他指令的蒙古士卒向著慌亂的同袍撲過去,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被自己同袍殺死的潰軍,臉上還殘存著迷惘。
兀良哈阿術只是冷漠地看著這一幕,沒有阻止。
慈不掌兵,不外如是。
精兵用同胞的血肉清理出一片空地,塔剌渾揮鞭抽馬,沖向辛棄疾“兒郎們殺”
二騎相遇。
盡管沖陣了許久,辛棄疾的體力竟然還大有余地,馬槊挾裹著一往無前的氣勢,排山倒海般轟然而往,塔剌渾神情極為鄭重,執著大刀,沉默地壓過去。
大刀與馬槊用力撞擊,武器在空氣中震出嗡鳴。兩位騎手未有反應,他們胯下戰馬已經先行發出哀鳴。
一觸之下,他們眼中都流露出驚訝。
力氣竟然相差無幾。
棋逢對手,將遇良敵,他們手中武器越揮越快,胯下戰馬的哀鳴聲越來越響。在塔剌渾一刀劈空之際,辛棄疾在馬上撇地站立起來,雙手連運馬槊,借著從上往下之力重重劈砍。
塔剌渾瞳孔烘的擴大。
多年戰場經驗告訴他,這一擊,他擋不住
但此時躲開已經晚了,只能拼盡全力抬刀去擋,馬槊正撞刀身的頃刻,塔剌渾雙臂一震,身體晃了兩下,辛棄疾直勾勾地盯著他看,眼里滿是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