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昏君傲慢無禮天地不容”
這是在指著秦始皇鼻子罵啊
外面的狂風暴雨陡然凝固,樹下一片死寂。
通武侯王賁很快反應過來,大怒“大膽爾敢在陛下面前撒潑”
散白將脖子一梗,好一幅威武不能屈,就等著自己被暴君殺死,青史留名的樣子,聲音鏗鏘有力“我散白忠君愛國上天發怒,今天的大雨是泰山的眼淚,我不勸諫陛下,明天就該輪到我們為陛下哭靈了”
始皇帝眼神中淺淺氳起冷意。
儒生們絲毫不懼,滿腦子都是自己如果這時候死了,史書上只會記載他們不畏秦暴,拼死勸諫。紛紛走了上去,慷慨陳詞。
“陛下別固執了,重新爬山吧,三跪九叩上去,向皇天賠罪”
“你要尊敬神明,神才會尊敬你這位天子,趁吉時還沒過,重新備好三牲,道個歉就好了。天神會寬恕陛下的。”
“信我們,儒家專研禮儀,信我們沒錯的”
“這大雨就是報應”
“陛下難道是想像帝武乙一樣被雷劈嗎”
“轟隆”
一聲雷鳴震得驚天動地,就是剛才直言“武乙”的儒生都驚撼在原地,其他人愣是大腦一片空白,說不出話來。
雷霆在云間轟響,閃電一道道穿破了烏云,隆隆聲中,炸亮了華山之巔。山頂耀動著電光,晃得人眼球劇痛。
不是吧
難道始皇帝真的觸怒了上天,要被劈死了
不少臣子儒生慌忙下跪。
“皇天恕罪”
“蒼天降罪了”
“不要劈我啊是始皇帝一定要坐車上山,和我們沒有關系”
從山腰往山頂看,從第一道雷光降下后,雷霆便沒有斷絕,將沉沉的天閃耀得如同白晝。
散白將墨黑的袍子一甩,大步踏出松樹的庇護范圍,張開雙臂在雨中做狂態。
“始皇德不配位,強硬封禪,惹怒天地,降下天雷”
“帝武乙慢神而震死始皇帝亦然”
“鏘”
王賁憤而拔劍出鞘,散白按著自己的胸膛,哈哈大笑,“來吾若避開,便是貪生怕死的小人”
劍光閃過,照亮他滿含期待的雙眼,仿佛淬著火熱。
來啊
只要一劍,歷史就會流傳他怒斥昏君的事跡,在這里,通武侯王賁是丑角,始皇帝政,則是他腳下那塊青石,送他流芳千古
作者有話要說關于儒生為什么會那么大膽,是參考自下面這一段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風雨,休於大樹下。諸儒生既絀,不得與用於封事之禮,聞始皇遇風雨,則譏之。
史記封禪書
劃重點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