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腦子“嗡”地炸了,他甚至都沒注意到自己身邊站的是王翦老將軍的小孫子王離一位貴族,抓住他的手一個勁地說“你知道大秦畝產多少嗎你知道嗎”
王離“”
王離“我不知道。”
他又沒下過地。
徐福又改為了呢喃“二石到八石遇上旱年,或者大風大雨,還會低于二石。”
只有低于二石的產量,卻從沒有高過八石的。而且,想達到八石,那還得土地肥沃,當年風調雨順,農家細心打理,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一整個大秦,當年想找出八石產量的地,都不一定能找得出來,得撞運氣
屠睢撲到田里,親切地撫摸著土地,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這是一年三熟的土地
“它一年三熟啊哈哈哈哈哈哈”
帶路的越人沒多想,脫口而出“稻子不是本來就是一年二熟到三熟嗎”
被屠睢恕視“你懂個屁”
帶路的越人簡直后悔說了那句話,他發現就在他說完之后,不少秦兵都眼睛紅紅地盯著他,就好像就好像冬天找不到獵物的部族,盯著獵物最多部族時,羨慕嫉妒以及后悔的眼神。
他們后悔什么越人迷惘。
王離吐出一口氣,輕聲道“我后悔了,要是早知道百越有這樣的土地,哪怕是磨,我也要磨大父親自出征,打下百越。”
屠睢撲得太猛,扭到了腳,一瘸一拐走回來時,就聽見了這句話,不僅不生氣,還贊同“徹侯要是能掛帥,恐怕早幾個月就能夠打完了,還能在百越收到兩個季節的糧食。”
那像現在,居然只有一個季節光是想想,屠睢腸子都要悔青了
王老將軍尚在,陛下卻讓他出征他也明白,是為了培養他,避免大秦將才陷入青黃不接的境地,可早知道百越如此重要,匈奴、月氏、烏孫、呼揭哪個不能讓他練兵非得用百越來浪費
按份兒均勻計算,百越能達到畝產十石,哪怕南橘北枳,把稻種移植到秦境內,沒有十石,五石總有吧秦稻的產量可達不到均勻五石。
“何況一年三熟哪怕它畝產二石,那也比只有一年一熟的秦稻得到的糧食多”
屠睢并不懂什么熱帶什么氣候,他下意識就以為,百越的稻種移到大秦也能一年三熟。
他興沖沖地向始皇帝說完自己的想法,語無倫次道“糧食多了,黔首家里就會有余糧,會少一些人餓死了國庫的稅收也可以變多了”
谷賤傷農,谷貴傷民,在古代,糧食價格的高低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而如果糧食產量提上去了,價格也穩定在不高不低的水平,就能解放不少勞動力去其他地方,而且,吃飽喝足后家里還有余糧,百姓就會有心思去提高生活品質,商品的售量就會增多,國家的商稅便會上漲,形成良性循環。
青霓懂得這個道理,但是她還是殘忍地告訴了屠睢,移植了稻種也不可能做到一年三熟,頂多南方地區能夠一年兩熟。
此次征戰百越,始皇帝有考慮到天氣炎熱,特地調撥了不少原楚國人入軍,楚國地處江南一帶,楚人相對來說比較抗熱。
當然,再熱也比不過百越,他們到了這邊,一樣受不住這種快把人烤熟了的天氣。
而江南,是糧食生產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