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三十七年。
在始皇帝駕崩的這一年,在大秦帝國走向崩潰開始的這一年,在漢太祖高皇帝領著百余人的隊伍隱藏在芒碭山的這一年,歷史的車輪早已改去另外一條轍道。
隨著熏風和日光,在午后的白晝中,劉邦理了理自己的官服,步入即將開始庭議的宮殿中。
他今年才三十七歲,卻已拿到了“大良造”的爵位,又任從事中郎,當得是光宗耀祖。便在前兩日,他在一次用燕食時便笑著問自己的父親“阿翁,你瞧我如今攢下的家業,比之二兄如何”
劉太公無話可說。
劉邦大笑三聲,揚眉吐氣,連那天的飯都多吃了幾碗。
大秦庭議素來允許官員就坐,不過,劉邦如今的從事中郎為帝王近侍官,非議事之官,只能立于殿下。
百官各序落座,片刻,始皇帝至,開始議事。
有政策提出來,通過后被推行下去,有政策提出來,受到反駁,便只能含恨而終。
劉邦站在殿下,目不斜視,耳朵卻一直注意著朝堂情況,學習如何處理政事。
就在庭議逐漸接近尾聲時,除了記史外,還負責記錄官員考課檔案的柱下史張蒼站了出來,拱手行禮,“陛下,臣有事稟告。”
“允。”
“泗水郡沛縣”
這話一出,將蕭何和劉邦這兩位沛縣人士扯了過去。
“今歲吏考,有一女子呂雉通過了鄉佐的考核,不知是否該收用”
蕭何微微睜大了眼睛。
女子通過了鄉佐的考核不,問題是,她是怎么去考核的雖然陛下數年之前說要立女官,但是這話尚未正式發公文立下來,真正確立的政策只有辦女學,而第一批女官,還在學堂里學習呢。
縣官居然肯讓那呂姓女子參考
陛下也是如此問出來的。
張蒼輕輕笑了笑,倒不含譏誚,更多的是贊賞,“那女子在考課當日,站于府衙外,問縣令秦律可曾有規定,不許女子考鄉佐”
這出人意料的話語將諸大臣都問愣住了。
秦律的確沒有規定不允許女子考鄉佐,但這事確實是這事還需要特意寫進秦律里嗎
可,正因為它沒有記載在秦律里,那呂雉就能鉆這個空子,縣令也不敢攔她,不然呂雉往上告一個他不遵秦律的罪名,他官途就完了。
“好狡詐的女人。”有大臣低斥了一句,“一點也不賢良淑德。”
“哦”始皇帝卻如同發現了一顆稀世寶石,頗感興趣“命呂雉即刻入咸陽。”
沛縣離得遠,劉邦真正見到這個有膽氣冒尖出頭的女人,是在二十天后的庭議上了。
視線掃過去的第一眼,劉邦有些匪夷所思。
這女人看上去并不十分干練,她更像是富貴人家里養出來的女郎,那種平時連衣服都不會買現成的,必須是女紅精深的繡娘一針一線,親手將上等布料縫制成衣裙,她才會穿在身上的嬌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