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該聊點別的了。”青霓腦內對系統。
“誒為什么”
“山鬼喜歡看人提心吊膽,能讓大臣提心吊膽的有政治方面,但再問下去就讓他們脫敏,現的覺剛剛。”
“所以你要停止游戲了”
“對。”
“那樣不太明顯了嗎”
“所以要換種方式,換種山鬼用的方式。”
一邊著,青霓便一邊看向李世民。
山鬼忽然咧出一個無比惡劣的笑容“是不是很喜歡宋朝”
李世民誠實點頭。“聽上去這個朝代很。”
又有錢,又能打擊世家,能讓百姓過得特別,這簡直就是他的夢中情朝啊
想要
“來給你一這個宋朝”
“啊啊”李世民的期待乎要從眼里溢出來。底下大臣也開始抱緊自己的瓜,尤其是某些臣子,暢想起自己士大夫,與皇帝一同掌權的愉快場面。
上至皇帝,下至百官,無人不期望著山鬼接下來的話。
山鬼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發出“嗒嗒”的音。祂明顯沉吟或許思索,什么樣的情形能給予他們重大打擊。
所有人都覺得他們做了準備。
生武德充沛的大唐,他們根本想象不到有一個朝代
“這來自你們凡人后世的總結。”山鬼幽幽地,“強漢,盛唐,悍元,剛明,唯宋,以弱稱之。”
山鬼的時候很平靜,語意帶著調侃的上揚。馬甲之下,青霓就差咬著牙了。
哪怕她知道制度和時代無關,和統治者有關,李世民本人更是馬上皇帝,絕對做不出重文輕武到變態地步的事,可是,是得提個醒,這個世界李世民之后的皇帝是誰不清楚呢,萬一性格比較弱氣,比較拉胯呢
得打個預防針。
“弱宋”李世民根本無法理解,“有錢能怎么弱要有錢,給所有軍隊都備上精刀堅甲,糧草管夠,地盤隨便打,能打下來就給軍功,賞爵位。百姓故土難離,砸錢人口不夠,砸錢生一個小孩獎勵一頭豬,養到三歲,獎勵一頭牛,養到七歲,再賞,到了十歲,送去官,又有賞”
有錢,什么不能干
“就是太有錢了啊。”山鬼笑瞇瞇,“有錢過頭,他們對于外族入侵,從皇帝到大多數臣子都秉承著能講和就不打的原則。”
李世民懵了,“為什么不打”
他們唐朝剛立國時也有過和突厥講和的時候,但那是因為外憂內患,中原尚未統一,一大堆勢力要對軍,講和穩住突厥是戰略方針,“宋朝不是有錢嗎有錢就有軍備,有糧草,為什么不打”
有軍神之稱的李靖猜測“是否宋朝因著文風盛行,沒有的武將”
文官不服,“文臣也能領兵啊。文人難道就不以將立功為榮班超投筆從戎是佳話呢現就上馬彎弓搭箭給你看看信不信”
信信信,這時候文人沒丟君子六藝,拎把劍就能和武官對砍。
不過,宋朝文臣也有不差的。青霓就記得,比如那北宋的王韶,打敗了吐蕃,比如那北宋的章惇,平定了五溪。
可惜,大眾知名度最高的,是宋朝的驢車漂移,宋朝的靖康之恥,以及宋朝的莫須有。這個操作,直接把宋朝路人心里印象定得死死的。
“宋朝當然有武將。”山鬼不緊不慢地,“有的不比你們差。”
青霓從記憶里扒拉個事跡
“比如一個叫王稟的,明知沒有援軍,孤城,不到萬人,其中有六旬老人,抵擋數萬軍馬二百五十五日。”
“比如一個叫韓世忠的,八千人困十萬人達四十八。”
“比如一個叫孟珙的,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
“比如”
山鬼托著腮,“比如有很多,宋朝將星云集,不比漢唐差。”
李靖又猜測,“那是講和的那個年號,沒什么將領嗎”
山鬼一拍手掌,“這你可就”
李靖露出自信的笑容。
山鬼“猜錯啦”
李靖“”
山鬼興致勃勃“剛的王稟,你知道他為什么是孤城守敵軍嗎”
李靖心頭有了不的預,“為什么”
“他死守太原的時候,他后方的皇帝跟敵國簽訂屈辱條約,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以換取敵軍撤兵。皇帝派大臣去太原宣旨,要求王稟放棄抵抗,獻城敵軍,王稟抗旨,堅守太原。”
“這”李靖瞠目結舌,試圖符合自己的邏輯,“是不是敵軍繞過太原,攻打了宋的皇城,宋朝撐不下去,不得已簽訂條約”
“來來來,李靖,現你來守北宋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