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到宮中,抓緊時間召見馬周,
第一個人剛離開多久,李世民就抓心撓肺,又派了一個人。第二個人恐怕連宮門口還到,李世民站在議事的殿中,來走,急迫又派了第三個人出去。很快,第四個人也被催促著出發了。
四位天使到達時,常何正熱給馬周夾第二個雞腿,“這次文章,多虧有卿執筆,不然常某便要出丑了。”
馬周自然是連聲謙卑,自己是食客,然該為主家分憂。
然后,四位天使就到了。
馬周呆滯。
常何呆滯。
一份文章,陛下居然如此重視連派四人過來
常何看馬周的眼神不太對了。
聽聞是陛下召見,馬周頗為不舍瞥了眼自己最愛的雞肉,這才拭了嘴,匆匆跟隨天使進宮。
李世民一見他面,好生禮賢下士一番,然后才開始問計。
聽還是科舉之事,馬周垂頭答話,眉眼依舊恭謹,語氣里卻帶著傲然之。
“陛下所問,臣還有后計,只是時文章里不便指出,怕被世家人知曉。”
聽他話里所,是篤定自己的才華能讓李世民召見了。
李世民眼睛一亮。
他正年輕,最欣賞的就是這種驕傲自信,卻又才華橫溢的人。場親熱拉著人坐下,還親手倒了杯水遞過去,“卿速速與我聽。”
馬周捧著那杯溫水,眼神閃爍下,溫水自掌心流暖,轉為滿腔被重視的感動,“陛下”
他頓了頓,口齒清晰道出自己的。
“臣知陛下欲動世家,然而,如今并非良時。朝廷還需世家之人做官,輔佐朝政。可動世家,卻不能大動,一旦大動,將世家逼急了,魚死網破,不論寒門還是布衣,尚撐不起朝廷諸多官職。”
李世民認同點頭。
這也是他為什有不管不顧直接對世家舉起屠刀的原因。
馬周“此前臣提議科舉擴招,還有后文未。此擴招,臣提議,世家子弟用一份考題,寒門與布衣又用另一套考題,后者比前者更易一些。”
青霓如果在場,就立刻懂了馬周表達的思好家伙,除了降分錄取,還有不統一的分數線啊
這對于師資不足的寒門與布衣而言,的確是一個利于他的政策。
只是
李世民遲疑,“若是如此,怎能保證他的才學,又如何公平于朝中諸卿”
馬周笑言“陛下不令他進三省六部便是。”
寒門和布衣,然是去基層啊再降低難度,也不至于是個人就能考上,還是有一定含金量的。然后,讓他去基層積累經驗,做個年官,有政績了再提拔進中央,到時候,其他大臣對此也不會有見。
李世民眼睛驀更亮了。
翌日,眾臣皆知,今圣天子于常何家中尋一賢才,與其秉燭夜談,大為歡喜。
特令其去門下省供職。
從布衣一躍為官身,眾人皆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