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還是多撐了一年。
在這年里,他把之就很穩固政策再次加固,把“不可重文輕武”以及“非大事不可禁海”這兩事讓人刻進太廟墻上,說到做到
然后,他把一些官員貶離長安,待日后李承乾上位,把他們召回來,形恩德。又下令,把李泰李治兩位親王降為郡王,命太子監國。
貞觀四十九年,秋,李世民把所有事都理了一遍,確定無誤后,心口那股氣散去,身體很快衰弱下去,李承乾幾人日夜圍在他身邊侍疾。
秋快要過去,冬即到來,長安氣氛凝重,大臣們都能感覺出來,他們陛下撐不過這個冬了。
盡管李承乾幾人專心侍疾,他們手下仍然在暗地里動,顯得風雨愈發飄搖,太子這邊努力穩住,其余人終究是不甘心,都是帝子,只因為李承乾先出生,就能占盡一切
既然當今圣子能以庶代嫡,他們主為何不能如此
陳碩真也進宮去陪護在師父身邊,房葵了宮外長樂王一方領頭人,在這時,她收到李麗質口信“穩住局勢,不許讓任何勢力鬧到明面上,讓阿耶走都走不安穩。”
房葵眼皮不由自主跳了跳,“這可真是”主真是給在下出了一道大難題啊。
她這邊停下來很容易,其他勢力怎么可能那么輕易止戈。
然而,在房葵試著去做時,竟發現其他勢力不約而同收起了爪子。
李承乾“都給寡人以守待攻”
李泰“停戰”
李治“絕不許鬧到耶耶面”
朝中人惶惑時,才在睖睖睜睜中憶起,這些人爭了那么多年,似乎都在有意無意恪守一個準則,無論怎么爭都不能撕破臉,不能爭到臺面上,不能讓陛下發覺。
他們相互下了那么多次暗手,沒有一次像武德年,太子、齊王對秦王那樣,又是埋伏人手準備殺死他,又是毒酒暗算,也沒有像秦王對太子那樣,設計他要謀反彼時,都以為李承乾他們是害怕陛下威名,不敢做過分,如今看來,害怕這種心有,然而更多是,他們確打心眼里濡慕他們耶耶。
日子一過去,預感一比一強烈,枯樹枝頭最后一片黃葉落進渭水中,游魚追逐落葉嬉戲,李世民生命走至盡頭
滋味樓重新掛起燈籠。
山鬼回來了。
這消息呼嘯向四方,不多少人屏住呼吸,也不多少人掐住手心,更不多少人,眼直勾勾盯著皇城方向。
祂是來送陛下一程,還是來續命
有人希望李世民生,有人希望李世民死,可他們都沒辦法左右山鬼想法,只能煎熬地等待。
李承乾幾人一時之皇位拋到腦后,欣喜地迎接山鬼,心底偶爾翻起不甘,又立刻被感壓制下去。
“都出去。”祂說。
殿中此刻只留下山鬼與李世民。
小唐童迷迷糊糊半睜眼,看到山鬼,眼中多了幾分喜悅,“來啦”
山鬼歪著腦袋看他,祂還是那么年輕,時光在祂身上留不下任何痕跡。
“起來。”
祂還是那么任性
“陪我玩。”
李世民看了看山鬼,搖搖頭。
山鬼眼眸微睜,“哼”了一聲,消失不見。
他們都心肚明,這是他拒絕了山鬼為他延壽。
“抱歉”看著房內空蕩蕩,李世民說。
他這一生對得起很多人,也對不起很多人,臨到頭了,李世民認為,自己最對不起就是山鬼。
他明明道自己是個凡人,壽數有盡,而且不愿意獨自長生,還是抱著私心,放任自己去接近一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