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疏平靜道“不是為你而去,何必道謝。”
修依舊笑得溫和“但你還是幫了我的忙。”
付疏看著他的笑臉,輕輕嘆了口氣“青玉是個好姑娘。”
她語氣平淡卻堅定。
修看了她一眼,隨即垂眸道“誰說不是呢。”
他和青玉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傷了她的心,他心里哪里會好受
可感情這回事,又哪有什么兩全之法。
知道水稻和甘薯的好處之后,赤逢部落的族人們更熱衷于舂米了。除了睡覺的時候,部落里舂米的聲音從沒斷過。
終于,在冬季來臨之前,所有的稻谷都完成脫殼。
釋帶領整個赤逢部落的人,按人頭把稻米下發到各家各戶。
不僅如此,很多人在其他的山林里,也發現了甘薯的蹤跡。
雖然大多數的甘薯經過雨水浸泡,都已經腐爛,但聊勝于無。
食物嘛,總歸是越多越好。
步入深秋,雄性們上山打獵的頻率更高了,以往都是一天進山一次,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天兩次到三次。
只靠稻米和甘薯過冬還是不夠的,部落里仍需要儲備大量的肉類。
這時候修的價值就體現了出來,他與康和倏協同合作,多次捕獵到流彘獸和蜢牛這種大型獸類。
甚至還有一次,他指揮著十余個雄性,一起獵殺了一頭兩人高的壯碩芪熊。
當然他的陷阱也不可小覷,每天都至少有兩只小型獸類和鳥禽落網。
自從上次的月場過后,青玉似乎也想明白了,看向修的眼神不再充滿了小女兒的嬌羞,反而回到了朋友那樣,親近又保持著距離。
兩人的相處模式也自然了許多。
付疏為此感到欣慰。
更讓她欣慰的是,鳥舍里的四只荊回鳥經過最初的驚嚇過后,完全適應了被豢養的生活,每天老老實實地吃飯喝水散步,兩只半大的小鳥也慢慢長大了。
相比起現代的家雞,荊回鳥雌鳥下蛋的頻率自然是遠遠不如。
但也能保證她每四天吃上一次雞蛋,已經教人很滿意了。
冬季將至,所有人都忙得腳不沾地,付疏自然也不例外。
倒是沒有什么勞心勞力的體力活分配給她,事實上,族人們恨不得拿她當天神一般供起來,哪會讓她干活。
是她自己發現部落里肉干的制法太過粗糙,不僅保質期短,味道和口感也都不算好。
為了舌頭和胃著想,她爬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山,嘗過無數種植株,堪堪湊齊腌制肉干和臘肉最基本的材料,教大家腌制風干臘肉,煙熏肉干和熏魚。
如此一忙,溫度越來越低,天氣也逐漸干燥,冬天就快到了。
比冬天更早到的,是冬季易物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