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書宣布完結,衙門里安靜下來。
一眾旁聽的官員互相交換著眼神這個案子審到現在,可謂是疑點。
衛如流方才的一番話,聽著很有道理,但并不完全站住腳跟。
如他殺沮浚時故意不自己常的武器呢
如是他收買仵呢
如他特意不在與北涼的來往書信上留下痕跡呢
但就像簡言之方才說的,疑罪從無。
衛如流接連提出幾個疑點,只要沒有更有力的證據夠錘死他,他身上的嫌疑雖然還在,但想要置他于死地,那基本是不可的。
再怎么說,這也是一位正三品大臣,而非尋常百姓。
這些旁聽的官員們可眉來眼去,但主審此案的刑部尚書不。他命人將油盆和水盆撤下去,新坐回主位,余光不時落在建元帝臉上,妄圖揣測圣心。
其實從一開始,刑部尚書就知道,他審這個案子,為的不是審出一個真相。
這個案子,只是一場不見刀光劍影卻殺機四伏的博弈。
現在案子徹底陷入僵局。
是直接宣布“衛如流無罪”,還是宣布“案子再議”,刑部尚書也拿不準,他想看看建元帝的態度。
建元帝沒有注意到刑部尚書的眼神,他正在看皇后。
而皇后,從入刑部起,就一直在看衛如流,眼中的悲愴幾乎要化為實質。
刑部尚書“”
猶豫片刻,刑部尚書起身,走到建元帝身邊請示。
建元帝轉而問皇后“你覺得這孩子是有罪還是無罪”
皇后其實很瘦,一身華服也遮不住她的憔悴瘦削。
聽到建元帝的問話,皇后身子微微顫抖,唇幾度張合,最終化為苦笑。
在場有罪的人實在太多,無辜者反而只有寥寥數人。
今開庭審理的三位,恰好都是無罪之人,而一群有罪之人正在圍觀著這一切。
這是天底下最大的諷刺。
“他自然是,無罪。”
許久,皇后抬手掩面,如此說道。
在刑部尚書請示帝后的時候,江時拇指指腹摩挲著食指指背,也在思索一些情。
其實衛如流有可做標記這件,他想到過。
他試過火烤,試過浸水,試過浸油,都沒有出現過任何異常。
可誰想到,小狐貍意外的狡猾,居然研究出需要兩樣東西混合使才顯形的特殊墨水。
輸。
精心布一個多月的局,翻盤。
江時看得清楚局勢,情發展到這里,衛如流無罪已是必然的結。
衛如流無罪,慕大老爺、簡言之、刑獄司一眾百戶千戶的“包庇之罪”自然也無從說起。
對這樣的結,江時雖有些失望,卻不至于失態。
在他的一生中,他布過太多類似的局,雖說習慣贏,但也并非沒體驗過輸的滋味。
如今他一步摸清衛如流的底牌和倚仗,下次再布局時,衛如流這小狐貍就沒這么幸運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