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華燈初上,家家戶戶掌燈,湯左都御史一下衙便從門房處拿到長盒子。
兩三日后,京城再一次掀起軒然大波。
謝皇后急忙忙召英南候進宮,讓英南候想法子保下大皇子。
“強搶民女,肆殺良民,還不止一兩次……”英南候很想保下皇子外孫,他雖老了卻也沒老糊涂,“證據確鑿,證人齊全,乃湯大人親自遞到的御前,現在還有幾戶人家的父母在京衙大門前鳴鼓,有幾人直接告到了刑部,也有把狀子遞到大理寺的……”
他言猶未盡,意思卻極為明白。
英南候來前,謝皇后是愁容滿面,心中卻還抱著希翼。
聽英南候一席話,字字句句刀鋒畢露,謝皇后內心一片冰涼,因大皇子闖出來的風流禍事而一夜未眠的疲憊,在此刻再也掩不住,盡數顯現在臉上。
她渾身無力土癱倒在鳳座上。
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這可是大魏三法司!
她的皇兒一下子惹了這三尊大佛,哪里還有退路?
“娘娘可知這里面有多少條人命?”英南候看著嫡長女如此無望,他的心里也不好受,嘆聲道,“娘娘也不必過于憂心,大皇子到底是皇上的血脈,命不會丟的,只是……”
只是這身為大殿下的皇族身份,怕是得被圣上剝奪了,從此淪為庶民,再無尊榮。
謝元陽沒有進宮見謝皇后,不是他不想見,而是見了也無用。
謝皇后大概知曉這一點兒,從英南候得知謝元陽在宮外為大皇子正四處奔波,想著至少讓大皇子少受些罪,謝皇后便沒召過謝元陽進宮。
不管她愿不愿意承認,她心里明白她父親說得沒錯,皇兒落得今時今日這個地步,是皇兒自身不端惹的禍,也是她這個做為母后的失職,沒有教養好。
她更明白,如今的大皇子,在京城那些人眼中,已是臭雞蛋中的臭蟲,平日里往來密切的狐朋狗友,已然紛紛撇開干系,生怕被連累,這便是現實的殘酷。
侄兒卻還能為皇兒四處奔走,八方使銀子行方便,只為了讓湯左都御史的彈劾折子一遞到御案上,便讓盛怒中的皇上下令送進宗人府的皇兒,能在牢獄中少受些苦楚。
這就夠了。
夠了。
也算她往日沒白疼謝元陽這個侄兒。
半個月后,如英南候所言那般,大皇子被放出宗人府的同時,被剝奪了皇家的身份,大皇子府被收回,搬進謝元陽提前備下的一座五進宅院。
短短時間內,大皇子和大皇子妃、秋絡晴此大皇子側妃,大皇子所出的嫡庶子女,以及一群有著花容月貌的年輕妾侍,皆成為庶民。
不過朝夕,便從高高在上的皇子家眷淪落成平頭百姓。
喜歡驕記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驕記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