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大很抑郁,自他不小心把傳情之物紅花梨小木盒弄丟了,造成華音閣事件,繼引發罰跪事件后,縱永安帝也對設局的謝莫兩家施以懲戒,但他明白,永安帝在此次事件中,真正懲戒的是靜國公府。
自湖廣到京城,自舉人到榜眼,再入翰林院為編修,他深知其中倘無夜家支撐,他再有才華,進士之名易得,仕途前程卻是難料,再同他馮氏一族那些叔叔伯伯一生只游離在五品或以下的地方官,以他馮家淺薄的根基,大有可能。
夜家為他力爭仕途青云,為他力求董秀之那樣家世那樣賢惠的才女為妻之恩,他不禁未報,還因一時疏忽而險些將夜十一楊蕓釵兩條性命葬送,縱自此看清永安帝于靜國公府的態度,可謂福禍相依,禍至福報,亦未嘗不是件好事兒。
他那大表妹亦是這般勸他。
然小隙沉舟,蟻穴潰堤,每每思及此,仍覺得乃已身不謹所就,覆車之戒,后事之師,仕途漫漫,倘日后他再因小錯而失大局,他不僅愧對夜家的栽培之恩,更愧對馮氏一族為培養他而自小投入的心血。
馮三為開導兄長,決定開個茶話會,同夜十一商量,出乎她的意料,夜十一二話不說便同意了,且有意借此機會將她介紹給京中的貴女們認識,她喜得一夜未眠。
男女有別,貴女們開茶話會,貴公子們自另開個詩會。
夜十一提前給內學堂里的眾貴女下了貼子,收到貼子的女公子們一開始歡喜得喜盈于色,后歸府卻漸漸使貼身的大丫寰到靜國公府上,同夜十一抱歉,借由各種原因言道不能參加茶話會了,詩會由馮大發貼子,成效亦同。
馮大回想剛中榜眼時,他與馬文池這狀元不無是眾豪門公子爭相邀請的對象,相較此下,他是越發苦悶,在清風堂愁眉苦臉
“世態炎涼,人心不古”
夜十一卻是淡定得很,于這樣的局面她早有所料,會讓阿蒼將內學堂所有女公子女傅都下了貼子,不無看成效如她所料那般相差幾何,結果成效甚大,她看清了朝中多數豪門的脊梁腰骨。
土地廟前有個身影久久目送著夜家大車漸漸走遠,慢慢拐入仁安堂大街,再也看不到。
毛廟祝復開了廟大門,往左手邊瞧,果瞧到像石柱般杵在廟墻下的殷掠空
“既是故人,你為何不見”
“還不到見的時候。”殷掠空沒再否認,夜深人靜,夜十一在土地公土地婆前大聲所求之言,她聽到了,夜十一的意思,她也收到了。
“幾時是見的時候”毛廟祝看著殷掠空走進廟大門,他轉身便門關好,門閂閂緊,追上并不答他話的殷掠空“臭小子叔問你話兒呢”
“叔,粥涼了。”
“”
自失游左兩助力,五軍營神樞營新上任的副將,雖不是董大將軍的人,卻也非楊將軍能收買之人,暫歇擂鼓,修生養息,他需要恢復元氣,一切得從頭計議。
楊將軍一安份下來,白將軍紅光滿面的同時,時不時挑動董大將軍要斬草除地,不然春風又得生。
董大將軍何嘗不明白,可有些事情輪不到他急,他知道夜家比他還急,然夜家最近太安份,安份得讓他覺得夜家是不是要放棄與他的交易。
楊將軍已失雙翼,再添新翼需要時日,現不成氣候,他也不著急了,他現今最著急的便是長女與馮大的姻緣,可惜初時他話說得太滿,說楊將軍一日不毀,他便不能將長女嫁到馮家。
后悔莫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