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女們皆請入鯉上亭,貴公子們則入錦上亭,離得不太遠,縱有何事,也來得及通透,離得不算近,各不相擾,一切安排妥當,邱氏覺得夜十一此提議不錯,又在兩座亭周邊圈上布圍,既擋風又擋了不安份之輩,再在布圍內燒上銀炭,備上手爐、瓜果茶點,丫寰婆子小廝各守各處,但凡有哪個貴女貴公子想要什么或做何事兒,往亭外走廊喊,便能喊到人吩咐侍候。
縱有流水涓涓而響,錦上亭那邊也很快響來詩詞歌賦吃茶喝酒各種聲音,鯉上亭有公主座駕,公候公卿小姐們個個不如錦上亭那邊自在,詩會上沒請皇子,因著皇子在這個時候挺敏感,馮大沒想請,皇子們也個個知趣,沒在這個時候不請自來,不是狀元榜眼探花,就是公候公卿少爺,除卻安有魚此新秀太醫,個個差不離,倒也沒怎么受身份約束,實暢意得很。
楊蕓釵跟著夜十一入宮學,來的貴女都認得,公主郡主更是認得,自沒有什么好介紹的,夜十一為馮三引薦,除了朱柯公主與謝八稍鄙夷外,其他小姐們也算給夜十一面子,同馮三歡笑兩句算是認識了。
特別是今寧公主,放下公主尊駕,對馮三輕聲婉言,實是因馮家依附夜家,夜家所謀無不為她嫡親皇弟,說到底,馮家財力便是為了助四皇子而存在,因存在方有了價值,自古富有銅臭名的阿堵物,卻是成大事者不可或缺之物。
到孫善香,馮三面露不耐,被夜十一握她手輕壓掌心之后,方趕緊收起低瞧輕視之意,同怯怯的孫善香和善地說了兩句話兒。
孫善香受寵若驚,她已年十五,許多事情她已明白,只是今日受邀來靜國公府參加茶會,她是既喜且懼,她怕一個說不好,便會得罪全亭的貴女,莫說公主之尊,在場貴女中哪一個她都得罪不起,隨便一個貴女背后的家族都能輕易將她孫家如一只螞蚊捏碎。
她本不想來,想著寧愿得罪夜十一推了,或許夜十一不會生氣,也就放過她了,可她父親非要她來,說難得好機會,讓她不管拍馬還是諂媚,都得與眾貴女交好。
“這樣也好。”是人都會見風使舵,夜十一覺得挺正常。
“這有何好的”馮三想不明白夜十一說的好,好在哪兒,虧她還歡喜得整夜未眠,結果卻是這般打擊人。
“人心隔肚皮,人言巧令色,終抵不過一場小試。”楊蕓釵早在夜十一下貼子時,看到貼子連諸如朱柯謝八之流都請了,她便知夜十一開茶話會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一改靜國公府內這些日子靜得落地能聞的氛圍。
馮三啞然,果然任她怎么努力想融入夜十一楊蕓釵之間,她的思路還是跟不上她們倆,一跟不上,她們所言所悟,便顯得她有多愚笨。
“哦”馮三心情有些低落。
馮大心中暗嘆,楊蕓釵被大表妹看上護于翼下,誠然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夜太太得知夜十一想辦茶會,馮大想辦詩會,她是大力贊成與支持,小輩的聚會她不想摻和,囑咐邱氏好好操辦,莫讓靜國公府失了地主之誼的體面后,便放手讓邱氏去辦,邱氏則尋了發起人夜十一馮大商量置辦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