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大爺坐上榻,與夜十一面對面坐著,細究了閨女半天,嘆息帶著微責
“你這丫頭,得了風寒告了假,也不先同為父說一聲,便請了安太醫直往千花山莊去,不知為父會擔心么”
最重要的是,還不讓他跟
“如今女兒身子康健許多,全是師父與安太醫方太醫的功勞,加上女兒同蕓釵是一起出門得了風寒,蕓釵留于府里有方太醫診治,女兒想著先時母親尚在,也時常帶著女兒帶千花山莊靜養,那時身子一難受起來,便想到了千花山莊,也沒想那么多。”夜十一柔聲解釋,末了奶聲奶氣道“父親就別生女兒的氣了。”
難得閨女現出這般真正小女兒般的嬌態,夜大爺心下軟得一塌糊涂,本就沒生閨女的氣,這會兒更不再提夜十一擅作主張前往千花山莊靜養三日之事,改而道
“方太醫這兩日余來天天到府,為蕓釵診治,甚是有心,能做到這般,可謂真心待你。”
否則楊蕓釵不過是楊氏孤女,僅憑與閨女交好,也得不到方太醫這般盡心盡力,夜大爺知方太醫不無看到公主亡妻過去的面份上,此為念舊,也確實真心待他閨女,不然也做不到這個地步。
正說著,南枊得小丫寰稟報,入內同夜十一道
“大小姐,方太醫來了。”
夜大爺聞言道“你瞧,剛說著,方太醫便到了。”
縱是過場,方太醫在前兩日亦是在每日的這個時辰過靜國公府,為楊蕓釵診治。
先到的櫻寶院,聽芝晨說楊蕓釵在清寧院,更知是夜十一自千花山莊回來了,方太醫二話不說便轉而提步往清寧院走,都不必芝晨帶路。
方太醫進屋后,前后為夜十一楊蕓釵各把脈一番,在夜大爺跟前篤定地說兩人已好全,夜大爺方真正安下心。
把脈后,該說的皆說了,方太醫仍未有走的意思,收拾個藥箱,收拾得慢吞吞,猶如萬年烏龜。
夜十一見狀,知方太醫大概是有事兒要同她說,她即向阿蒼遞了個眼色。
像這樣的狀況,主仆倆早有約定對策。
一接到夜十一的眼色,阿蒼立往外走,直往今輝堂。
今輝堂里,夜瑞夜祥夜旭正在搖頭晃腦地朗讀,應先生高坐講案,正撫須細聽三人朗讀。
應先生眼尖,瞧見阿蒼到今輝堂,又知夜十一到千花山莊養病之事,見阿蒼回來了,想必夜十一也回了靜國公府,此時阿蒼到今輝堂來,約莫是尋夜家三位少爺有何事兒,他起身道
“好了,暫歇片刻,待會兒再繼續朗讀。”
言罷便走出今輝堂,至隔壁屋里吃茶歇息。
夜家三兄弟本還納悶應先生今兒怎么那般好,竟提前讓他們歇下朗讀,回頭見阿蒼走進今輝堂,三人瞬時明了。
“阿蒼,阿姐回來了”夜旭第一個跳起來,難得他圓滾滾的,還跳得頗為俐索,沒跳兩下便跳到阿蒼跟前。
“瑞少爺、祥少爺、旭少爺”阿蒼福身行禮,再是答道“是,大小姐回來了。”
夜旭聞言趕緊往今輝堂外奔,夜瑞夜祥隨后,阿蒼追上趕緊道
“等等大小姐需要三位少爺幫個忙”
阿蒼走后,夜大爺沒覺察出方太醫在拖延時間,順道還問了方太醫許多問題,倒讓不太會裝的方太醫松了口氣,順勢歇下收拾藥箱的活兒,同夜大爺細說起夜十一身子康健問題。
夜二爺今兒提前下衙,原因無他,夜十一回到靜國公府,還未去同夜太太請安,他便得了府里下人特特趕到吏部的稟報,回府至清寧院,夜十一還未抽得開身前去松椿院,靜國公仍在戶部,邱氏尚在松椿院服侍夜太太,他便進了清寧院東廂。
入內見夜大爺方太醫楊蕓釵都在,夜二爺笑著走近,互相見禮后坐下,同聽著方太醫細說夜十一身子狀況。
夜十一忽而到千花山莊去養病期間,楊蕓釵竟逾矩伸手處理的幾個夜家下人,此事兒初聽他妻子同他說,他倒沒往深想,后再想起,越發覺得其中有什么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