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楊蕓釵反應過來夜十一再三問馮三之意,她臉色頓不太好起來。
馮三注意在這一點,她有些遲疑了。
“沒關系,三表姐好好想想,再答我不遲。”夜十一往榻上坐。
“再受到傷害”馮三很在意這點,“大表妹是指什么”
“曾經受過的傷害再遇到,縱非真的再經歷一回,但也會被傷得體無完膚。”夜十一端起阿蒼剛新沏上來的茶碗,輕抿一口,覺得清爽,又吃了兩口才放下“三表姐,我同蕓釵做的事兒,有時候能只丟了性命,那都是萬幸。”
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不如死。
馮三聽明白了,夜十一這是在告訴她,倘她真要參與,那她便得有時刻會丟性命,甚至比被毀清白還要絕望的準備。
倘無這樣的覺悟,那么,她并不適合與她們一起同行。
但有這般嚴重么
或僅是大表妹拒絕她的借口
坐了一會兒出清寧院,院外一片漆黑,采珍提著燈籠引路,馮三慢慢踏著夜色走著,心里有些亂。
明明來之前想好了,想得很是堅定,然事到臨頭,她才發現夜十一不過幾句話兒,便能輕易將她的堅定打散
“我是不是很無用”馮三突然道。
采珍一愣,提著燈籠的手僵著,她不知該如何回答,她本該回個否的答案,然自三小姐抱著堅定無比的信念進清寧院,到無功而返,她目睹耳聞著這一過程,她回不了這個答案。
有用無用,并非她一個丫寰所能界限的。
楊蕓釵出清寧院回櫻寶院前,很是擔憂地問了夜十一
“大姐姐,這樣好么”
她知道夜十一是想讓馮三知難而退,畢竟她們要做的事兒,并不簡單,她早是孤女,已無所謂,馮三卻不同。
她更已知道那個過江當鋪的王掌柜,夜十一已告訴她,是想讓馮三過去認這個人。
“倘那個坎,她過不去”夜十一眸光落在窗外風中,“那談何參與”
“那要是馮三表姐應下了”不應與應,楊蕓釵都在想著其后果。
“那之后會發生什么,可能發生什么,我得先讓她了解情況。”故夜十一才說了那樣的話兒,“當然只是基本,再深的情況,目前還不能說。”
目前
也就是說大姐姐還是可能會對馮三全盤托出
楊蕓釵無法贊同夜十一這樣的想法,她更明白這不過是馮三因夜十一失的貞節,導致愧疚的盲目信任。
“馮三表姐并不適合”楊蕓釵意圖打消夜十一想要補償馮三的冒險做法,“我不是忌妒,也不是在怕被搶了在大姐姐心目中的位置,只是”
夜十一笑“我明白,我不會輕易道出的。”
她只是有這個想法,只是想試著信任馮三,更明白她這樣的做法很冒險,可楊蕓釵不知道,馮三與她有個共同的優點,那就是護短。
不管是非善惡,只要是親人,是在意的人,便會先毫不遺力地護短,背后再進行訓斥引導,縱是自已動手教育,也容忍不得外人對親人在意的人傷上半分。
就像馮五之前的行為,縱知是錯的,馮三還是一如既往地維護馮五,因為那是馮三真心疼著護著的五妹。
倘有朝一日,阿旭也犯了過錯,她也會先護著,再慢慢地引導,讓阿旭明白錯在哪兒,往后必須改正的道理。
再者,夜馮兩家的命運早緊緊相連,馮三是馮大老爺的孫女兒,她是祖母的孫女兒,馮大老爺與祖母又是嫡親的兄妹,她們本就是血脈相連的親人。
有著親人血脈,又在同一陣營中,她們相親相愛,總好過互相怨恨。
日暮國子監下學,大皇子二皇子或許有事兒,早走得不見人影,三皇子四皇子與莫息莫和四人則慢悠悠地還在國子監第二進院落,剛自辟雍左右兩側的六堂里出來。
“我要到彝倫堂去,你們誰想跟我去”三皇子邊一同往太學門走,邊道。
彝倫堂乃監內藏書之處,三皇子最喜去,四皇子卻是避之不及,當下撇嘴“我不去”
莫和笑“我想三表哥也沒問四殿下”
四皇子耳根微紅地堵回去“三哥也沒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