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不知真假,那看法什么的,自然也沒有。
“秋絡晴大約是為了莫世子。”
“然。”
楊蕓釵話一出,便得夜大爺點頭肯定“當日確實未見大姐姐身影,傳聞或真是假的。”
夜大爺未語,只是略略側臉看向楊蕓釵。
釵姐兒今日約他前來游湖,他雖不知所為何事,然他也非三歲小兒,自知定然是有何種目的,本以為是釵姐兒已得知大姐兒是否真已現身京城之事,眼下聽釵姐兒所言,倒像是釵姐兒也不確定,特特約他來確定似的,又或者釵姐兒知曉些什么,卻因著他身邊如影隨形的張歌張舞而無法言說。
“莫世子與白大小姐已定下親,不久便要大婚,秋二小姐如此行事著實不妥。”復又想到他那晚悄悄被帶下山又被帶回寺之事,夜大爺又補道“普濟寺走水一事兒,免不得得讓秋二小姐吃些苦頭。”
“大師已知”這讓楊蕓釵有些訝異。
“張三所言。”夜大爺聽張三說了,那晚走水乃安山候府的人所為,而那晚在寺里的秋家人只有秋絡晴,會發生那樣的變故與秋絡晴脫不了干系。
“那大師也知秋絡晴至今未出東廠詔獄了”楊蕓釵試著問道,她并不曉得張三能同夜大爺說到哪個地步。
這個夜大爺倒是未曉得“詔獄”
還是東廠詔獄
那安山候府此孫女還能出得來
“大師覺得不妥”楊蕓釵從夜大爺大吃一驚的表情中窺得兩分憐憫。
“敢在清靜之地放火,被抓起來問一問,倒也無甚不妥。”夜大爺頓了頓,往緊閉著的門看了眼,張三留下來時刻守著他的張歌張舞就站在那里,里面說什么做什么,她們乃練武之人,身手還不錯,耳力甚佳,她們俱都能聽到看到,“只是姑娘家家,這么一抓一進,這輩子算是毀了。”
楊蕓釵問道“大師是否覺得如此對待秋絡晴有些過了”
“不顧滿寺僧人安危,因一已私利由著性子妄為,全無善念,一個姑娘家如此,著實過了。”夜大爺雙手合什回道,“我佛雖是慈悲,卻也講究善惡終有報。”
此時外間又響起有人上船向門靠近的腳步聲,楊蕓釵不禁看向接二連三被闖進來的門。
夜大爺自然聽到了,同往門那邊看去。
此番來人倒是知禮數,未一頭扎進來硬闖,與外間楊蕓釵的人及張歌張舞交涉未果之后,來人直接在門外高聲喊起話來。
“父親”夜旭帶著一分哭腔兩分激動三分期待的聲音從門外傳進來,“兒來拜見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