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在大殿外伺候的太監,一被人問到這個話題就搖頭:“也不知,云相究竟是哪里觸怒了皇上,才讓皇上這般生氣……”
一名大臣得到了想要的情報,悄然將銀子塞入了這太監的袖中,心滿意足地離去。
除了云莜之外,還能是因為什么原因,讓云相和昭睿帝起了這樣大的爭執?
看樣子,云莜果然是挑撥云相與昭睿帝之間關系的一個極好的突破口啊。
那名多嘴多舌的太監捏了捏袖中的銀子,看著這名大臣離去的背影,嘴角勾勒出一個冰冷的弧度。
……
在帝后大婚籌備期間,眾人一直懸著一顆心,生怕出什么意外,耽擱了這樁天大的喜事。
好在直到各路藩王入京為帝后慶婚之時,都沒有什么波折發生。
齊王、趙王等在趕赴京城之時,以害怕路上遭遇劫匪為由,各自帶了兩萬人馬,護衛在身邊。
雖說他們帶來的這些人馬在進入京城之前,就被武安侯方曄帶人給攔下了,但各方諸侯的精兵都留在城外,還是給人帶來了莫大的壓迫感。
唯有膠東王老實,在赴京之時,只帶了不到三千人馬。
可恰恰就是因為這樣,才出了事。
在見到昭睿帝后,膠東王攜王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跟昭睿帝哭訴,道他們夫婦為帝后大婚獻上的賀禮有一部分失竊了。
昭睿帝見狀,好笑道:“朕又不會因為你們奉上的賀禮少了而苛責你們,何必如此!”
膠東王妃道:“陛下,您有所不知,那部分失竊的賀禮中,旁的倒也罷了,即便價值珍貴,也不過是些黃白之物。唯獨先皇后贈予臣婦的一個香爐丟了,讓臣婦心中既惶恐又愧疚。”
“那香爐,還是當初臣婦與王爺大婚之時先皇后賞下的。臣婦原想著,這香爐庇佑了臣婦這么多年,如今皇上再度大婚,臣婦將這香爐獻給皇上與繼皇后,也算是物歸原主。先皇后地下有知,只怕也要為皇上走出陰霾而高興,可……可臣婦萬萬沒有料到,咱們的隊伍還沒進京,那香爐就讓賊人給劫走了!”
昭睿帝聽聞此言,嘴角驀地一沉,面上的笑容徹底消失不見。
作者有話說:
臨近結尾,反而卡文卡得厲害。
這本剩下的篇幅不多了,爭取盡快寫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