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大人“陛下此舉是什么意思”
段大人“很明顯,陛下在逼我們讓步,不然,依陛下以往的心性,當場就將人處理了,根本不會給我們反應的時間。”
馮大人“說的也是,咋們這位陛下啊,還是一如既往,聽不進去勸。”
段大人“他要是能聽進去,就不是他了,剛登基那會兒的事你忘了先帝要他將越王留在京城榮養,他不顧群臣反對,直接將人送走了,當時他處置了多少反對他的官員”
馮大人“越王也是個不堪造就的,否則我等何須如此為難。”
段大人“要我說啊,他早就對越王起殺心了,這次越王入獄,他又趁人無法反駁,直接將舞弊一事的幕后主謀安在越王身上,越王想要翻身,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馮大人“那邊聯系上我們了,說想要我們幫一把,我們可要出手”
段大人“不著急,要等到最后,所有事才能見分曉。”
馮大人“那關于這次科舉的事呢難道我們真要如他所愿”
段大人“不然還能如何他鐵了心提拔寒門與我們對抗,現在更是離譜到允許女子入朝為官,遲早要自毀長城。”
第二天早朝上,關于女子入朝為官的討論里,反對聲音少了不少,除了方嘉怡的官位未下定論,其他人的都大致擬定。
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沈郁在屋外待的時間漸長,顧太醫也說,他可適當在外多走動。
商君凜對沈郁的事很上心,聽聞顧太醫說多活動對沈郁好后,一有時間就拉沈郁在外面走走。
商君凜本來還想讓沈郁習武健身,被沈郁一口回絕了,重活一世,他只想怎么舒適怎么來。
傍晚時分,用完晚膳,商君凜放下公務,牽著沈郁在玉璋宮外的小花園里散步。
“馮家和段家”沈郁腳步頓了頓,他對這兩個家族有印象,因為在前世,這兩個家族都暗地里投靠了越王,在越王成事前,為他行了很多便利。
“馮家和段家其實自大桓開國就盤踞在大桓了,但他們的真正鼎盛期是在先帝在位后期,那時候,先帝偏寵奸佞,任大權旁落,被早已在一旁虎視眈眈的世家一口吞下,其中得利最大的,就是馮家和段家。”
見沈郁對馮家段家感興趣,商君凜多說了些。
“朕登基之初處置了不少人,馮家和段家識時務的很,朕也不好拿他們怎么樣。”
當時的朝廷太亂了,先是被先帝禍禍了一番,能臣要么被逼辭官,要么被誣陷誅殺,留下的多是與奸臣沆瀣一氣的,商君凜的在朝堂的根基本就不穩,他是以軍權奪位,能用的人很少,血洗那些霍亂朝廷的奸臣后,能用的官員出現了大面積斷層。
商君凜沒辦法,只能暫時啟用那些還算聽話的世家官員,這樣做的后患是無窮的,世家與皇權爭斗,世家獨大,皇權勢必受到威脅。
登基后,商君凜無比重視科舉這一塊,重用寒門官員,也是為了平衡朝廷勢力,只有各方勢力相互制衡,才能維持長久的穩定。
“現在內閣中只有丞相一人不算世家的人,世家在內閣中占了兩個名額,陛下打算用誰頂其中一個”看商君凜的意思,是準備狠狠打壓世家氣焰了。
“方均。”
“丞相和方大人都在自己人,若兩人同在內閣,陛下想做什么,也會方便很多。”
沈郁垂眸思索,有前世看的那本書和從沈清然口中得到的東西,和這一世沈月的幫助,他肯定會拿出不少有利于大桓發展的新事物,若世家從中作梗,這些東西說不定會變成世家謀權奪利的利器。
前世沈清然拿出的很多東西不就便宜了世家嗎,世家日益壯大,將大桓弄得一團糟,沈郁可不想為世家做嫁衣。
“阿郁提出的關于商業制度的改革,朕還沒對所有人公布,時機未到之前,還需要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