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北是大桓北部好幾座城市的合稱,早年,商君凜在肅北打仗留了一些人手在那,后來他回到京城,重心轉移,也沒有徹底放手,像荀朝等官員,都是他安排在肅北的。
“到底怎么回事”商君凜在京城并沒有收到肅北大旱的消息,否則,他不可能現在還旁若無事的留在行宮。
“慕汐,先給荀大人上一壺茶。”沈郁見荀朝風塵仆仆的樣子,明顯是一路快馬加鞭趕回來的。
荀朝確實渴了,慕汐端了茶過來,也不推脫,直接一飲而盡,才將肅北的事緩緩道來。
“三個月前,肅北就少有下雨,但那個時候,偶爾還會下一點,肅北一向如此,臣沒有太放在心上,直到一個月前,肅北開始出現連續的大晴天,一個月來,一滴雨都沒下,莊稼耐不住旱接連枯死,肅北百姓缺糧,臣別無他法,只能一邊挪出一部分軍糧給百姓救急,一邊給朝廷遞了折子,希望能得到一二救助。”
肅北是大桓北部的重要關隘,如果沒有肅北軍常年駐守,游牧民族想要入侵大桓輕而易舉。
但肅北的生活環境很惡劣,雨水稀少,常年干旱,若不是那里駐扎著肅北軍,朝廷每年都會撥一批物資過去,普通老百姓很難生存下來。
“朕沒有收到你上書的折子。”商君凜聲音發冷。
這道請求賑災的折子如今在哪,沒有人知道。
“臣也是猜到折子可能沒送到,才快馬加鞭趕回來,臣無召歸京,自愿受罰”荀朝自商君凜還未登基時就跟在他身邊,自然知道商君凜不可能不管肅北,他等了那么多天沒等到朝廷的回信,只有一個可能。
他的折子沒有送到商君凜手里。
“事急從權,朕會安排人去肅北,你先下去休息。”商君凜敲了敲石桌。
這是他思考時的動作。
荀朝來之前已經做好了被問罪的準備,他的心腹也再三勸阻他,不要冒險,如果他的折子到了陛下手里,這邊卻沒什么動靜,他的結果只會是有去無回。
荀朝當然知道,他是等得起,可肅北等不起,肅北軍和肅北的百姓都等不起。
他將一直揣在懷里的折子拿出來“肅北的受災情況臣都寫在上面了。”
孟公公接了折子呈到商君凜面前。
“朕知道了,孟常,帶荀大人去西院,今日的事不要外傳。”
“奴領命。”
“陛下怎么看”沈郁前世這個時間不在京城,又生了場大病,對這個夏天發生的事知道的不多,至于他死后看到的那本書,全是以沈清然視角寫的,關于這段時間的描述也只有在宮里被欺負。
“荀朝不會拿這種事騙人,不止荀朝,朕也沒收到肅北任何其他官員的折子,看來肅北內部出了大問題。”
“若是肅北內部官員出了問題,這件事就不單單是賑災那么簡單了。”
“朕會讓隱龍衛去查,具體的,等隱龍衛回來再決定。”
商君凜翻開折子,越看,眉皺的越緊。
肅北的災情比想象中更嚴重。
餓殍遍地、易子而食樁樁件件,觸目驚心。
商君凜看的時候抱著沈郁,沈郁正好也看到了折子上的描述,荀朝寫折子的時候并沒有代入多少個人情緒,盡量平鋪直敘,只有在實在控制不住的時候,泄露一絲情緒。
也正是這壓到極致才泄露出來的情緒,更能觸動人心。
“陛下,先安排賑災的事吧。”不然,不等敵人打過來,肅北就要不攻自破了。
商君凜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他將腦袋擱在沈郁肩膀上,偏用臉蹭了蹭沈郁的“朕本來還想和你在這邊好好玩幾天的”
發生了這樣的事,肯定要立刻回宮,在行宮,終究是有諸多不方便之處。
“只要同陛下一起,在哪都是一樣的。”沈郁回蹭他。
當晚,商君凜就下令提前回京,眾大臣也知道了肅北的事,用最快的時間收拾好自己的物品。
第二天一早,浩浩蕩蕩的隊伍加快速度返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