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郁排的戲已經在京城演出好幾天了,地方上也陸陸續續有戲班子開始排這出戲,對各個戲班來說,只要有人看,他們排什么戲都一樣。
還有看見商機的說書人在酒樓茶館講鸝娘的故事,客人們愛聽,他們也樂得多講。
經過幾天的發酵,官府收到了民間的請愿書。
不止一處官府,大理寺、戶部等好幾個地方都收到了請愿書。
早朝上,戶部尚書直接拿出請愿書“啟稟陛下,臣收到了一些來自民間的信。”
另外幾位大臣也站了出來“啟稟陛下,臣也收到了。”
“呈上來朕看看。”
宮外,迎星樓。
嚴錚和大大小小十幾位商人坐在雅間里,為首的是一名三十多歲的儒雅男子,他們剛寫了聯名書遞到官府。
另一邊坐著的是幾位普通百姓,都是鄰里有名望的人,他們聚在這里,為的也是聯名上書的事。
“大家放心,我和戶部一位大人有些交情,他說戶部尚書今天會將我們的請求告知陛下。”儒雅男子開口。
“金公子的話我們自然相信。”
其他人也紛紛開口。
金公子在京城商人里很能說上話,他辦事穩妥,大家都信服他,這次的事也是大家推舉他出來負責。
安撫好人,金公子走到嚴錚身邊,低聲說“若不是你告訴我這些,我也不敢應下這件事,這杯敬你。”
“金兄嚴重了,我剛來京城的時候,得了你的幫助,沒能重謝,這回也只是說了一點我知道的消息,不算什么。”嚴錚回敬。
沈郁有意推辭計劃的時候,便讓商君凜將這個消息再次隱瞞起來,和官員不同,商人普通百姓若沒有門路,是無法知道這些朝廷消息的,嚴錚會知道,除了工部那邊在無意間向他泄露了一些外,還有一個原因。
嚴錚本來就在等朝廷下令,然后捐一筆,沒想到最后這件事會變成由他們主動提出來,不過這樣也好,于朝廷和他們益處更大。
第一次看歸春記的時候,嚴錚心中便隱隱有了些猜想,后來街頭巷尾都在談這件事,他心中的想法更明確了些,再后來,他和徐掌柜談合作的時候,對方好似無意間提了一嘴,他便知道,這是他打入京城商人內部的一個絕佳機會。
每個地方的商人小團體都是排外的,京城這種地方更甚,他來了有一段時間,依然沒能真正融入進去,直到現在。
徐掌柜是誰的人他心里有底,能從徐掌柜嘴里透露的消息,想必是徐掌柜身后的人通過徐掌柜的嘴告訴他的,有了準確答復,嚴錚便私下找了金公子。
兩人詳談后,他第一次見到了京城商人圈子里最核心的人物,若此事順利,他便能借這件事慢慢站穩跟腳。
等待的時間總顯得格外漫長,日頭漸漸高起,終于,有小廝一臉喜色的跑進來“那位大人回信了,陛下答應了”
眾人臉上露出喜色。
“太好了,這次之后,我們行商應該會減少很多掣肘。”
坐下商討一番具體捐贈事宜后,一行人回去安排,金公子走在最后,臉上帶著輕松的笑。
他是天生的商人,對朝廷風向一貫敏感,但這回,若不是嚴錚給他吃了顆定心丸,他也不敢冒這么大的險。
那日替嚴錚解圍不過是順手而為,沒想到能給自己留下這么大的善緣。
沈郁在打理玉璋宮的花。
除了一盆是顧太醫送來的外,其余都是商君凜讓人送來的,有珍惜品種,也有單純因為長勢喜人被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