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說謊,他本來就打算去找禮部尚書商議一下考核的事,要不是被這幾人攔下,現在說不定已經追上禮部尚書了。
比起工部,禮部在這方面的經驗充足多了。
“他們要是知道陛下打算成立一個獨立于朝堂的新勢力,他們肯定沒那么容易松口。”
沈郁和商君凜坐在大樹下的石桌旁,桌上擺著點心和茶水,都是符合沈郁口味的。
“這件事,等工部這次考核結果出來再說。”商君凜慢慢飲了一口茶,只在工部實施和在整個大桓實施,不是一個概念,要考慮的問題也更多更復雜。
沈郁清楚這一點,他相信這些事商君凜能做好,朝廷那么多官員,不是白給他們發俸祿的。
“陛下,我名下有家書局,研究出了一種新的印刷方式,如果能在大桓推行,會比原來的方式更方便,也不會像原來的方式那樣,用完的只能被廢棄,這種方法叫活字印刷術。”
這也是前世沈清然拿出來給越王的技術,沈郁在朝廷辦民報的時候就想起來了這件事,只是前世的他沒接觸過這個東西,只能根據記憶里的內容提取要點,便沒有直接告訴商君凜,而是打算做出成果了再說。
他將整理出來的方法交給了手下的書局,前兩天,宮外傳來消息,說做出了他想要的效果,沈郁才在商君凜面前提起。
“是書局研究出來的還是阿郁的思路”商君凜的問題一針見血。
“陛下覺得是什么就是什么,”沈郁不承認也不反駁,“我也挺好奇做出來的效果怎么樣,陛下想看看嗎”
“朕召他們進宮吧,”商君凜停了一會,繼續道,“或者我們出宮去看”
“陛下有時間出宮嗎”算算日子,他們有挺長時間沒出宮過了,商君凜這段時間忙的厲害,沈郁也不想一個人出宮,便一直待在宮里。
“朕看看能不能空一個下午出來。”
他對沈郁說的有些感興趣,民報的制作完全是朝廷出錢出力,而且因為每隔一兩天就要出一期,耗費的物力財力不少,戶部尚書已經為這事念叨好多次了。
“如果這個法子能讓戶部尚書不天天念叨民報太耗錢就更好了。”
“最近國庫缺錢了么”沈郁大致算了下,民報應該不至于花錢到讓戶部尚書天天抱怨的地步吧。
“暫時不缺,有阿郁之前想的法子,賑災的大頭都來自民間,國庫損耗不大,只是戶部尚書這個人吧,凡事不能賺錢的,都會被他念叨。”說起戶部尚書,商君凜也有些無奈。
不知道是戶部尚書這個官位的問題還是什么別的問題,在戶部尚書還不是戶部尚書時,商君凜沒見他這么
摳。
“民報的性質決定了它不能用來盈利,不過也不是沒辦法,陛下大可同時出一期有別于民報的報紙,像嚴錚贊助工部那樣,讓有興趣的商人給一筆贊助費,然后在報紙上專門開辟一個版塊,用來介紹這些商人賣的商品。”沈郁想了想,提議道。
“阿郁和戶部尚書應該很有共同話題,尤其是在賺錢這方面。”
“我這不是在為陛下排憂解難嗎如果不是陛下,我也懶得去想這些。”沈郁歪了歪頭,眼里閃爍著細碎的光。
商君凜心中一陣熨帖。
“阿郁的心意朕知曉,朕絕不會辜負。”
男人語氣鄭重,沈郁懵了懵,不太明白商君凜為何突然跳轉話題,不過還是順著商君凜的話往下說“陛下金口玉言,將來可不能有反悔的一天,不然,我會生氣的。”
“朕哪里舍得。”疼他愛他都來不及。
“肅北那邊怎么樣了方大人什么時候能回來”沈郁這幾天和商君凜一起看折子,看到不少說內閣另一個位置歸屬問題的。
進入內閣,幾乎是所有文臣的夢想,它背后代表的,不僅僅是權勢,還是一種認可,文人心中總有一股執念,畢竟誰不渴望做一番大事業,青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