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郁還記得,這婦人做的點心挺好吃。
“孟常,去看看。”見沈郁在意,商君凜吩咐。
候在一旁的孟公公領命而去。
孟公公是陛下身邊伺候的紅人,見到他,侍衛們紛紛讓開一條路。
“孟公公過來可是有要事吩咐”
那對夫妻也看到了走來的孟公公,夫妻里的女方認出了孟公公,忙上前“這位”
她不知道該怎么稱呼這位被侍衛尊敬的大太監,話卡了殼。
“你們二位來這是為何事”孟公公主動開口,化解尷尬。
婦人用胳膊肘頂了男人一下,男人反應過來,掏出懷里的荷包“我們來是想將這個還給貴人,太貴重了”
孟公公卻沒有收“既然是給了你們的東西,你們收著便是。”
沈郁看著下方發生的一切,疑惑“他們是想給孟公公送東西”
“那荷包是朕離開時讓孟常留下的,看模樣,他們似乎是想將荷包還回來。”習武之人視力好,再加上那對夫妻站的位置離這里不算遠,商君凜能看清那男人手里拿的東西。
想來孟公公能處理好這件事,沈郁關注了一下就不再關注,轉頭看向人群中央。
下方人潮涌動,各種議論聲不絕入耳。
“從得到消息那日我就盼起,可算等到今天了。”
“可不是,為了能親眼見到這一幕,我今日都沒出攤。”
“很多人都沒有吧,或者早早收了攤就來了,幸好還在年關,要忙的事不多,我將我家小娃也帶來了,這可是值得傳下去的大事。”
沈郁留意到,下方不止有成年人,還有許多小孩,應該是大人帶來的。
被調來的侍衛盡心盡責維持秩序,雖然人多,倒也沒出什么亂子。
時間一點點流逝,距離吉時越來越近,終于,吉時到了。
一位風評很好的禮部官員走上前,在萬眾矚目中,掀開巨碑上的紅布。
人群騷動起來。
離得近的試圖在上面找到自己的名字,但石碑過大,刻的字太多,想要找到自己的名字,無疑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整個過程耗時不長,結束后,沈郁和商君凜相攜下樓。
下樓后,百姓的議論聲聽得更清楚了,里面不乏有許多贊美皇帝的話。
百姓都是這樣,極易滿足,只要能讓他們過上安穩日子,覺得日子有盼頭,一天比一天好,就會感激當權者。
在沈郁的影響下,商君凜一改從前作風,朝廷上發生的大小事,尤其關系到民生的,都會通過民報告知百姓,京安報更是開設了專門的版塊可供百姓投稿,大桓各地的官府也備上了意見箱,百姓有什么想法,都可以上達天聽。
若說以前百姓談起商君凜時,說的多是不理解的話,現在談起時,基本都是贊揚了。
沈郁很滿意這樣的改變。
那對夫妻在人群中看到了下樓的沈郁和商君凜,兩人氣度不凡,夫妻里的婦人認出了兩人的背影,她握著手里的荷包,眼中閃爍著復雜情緒。
“那邊就是之前來家里避雨的貴人嗎”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