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郁去歲可是說了,今年要大辦的。”
沈郁想起來,確實有那么一回事,去年商君凜想大辦,被沈郁拒絕了,今年發生了不少事,辦一場大宴有利于讓緊繃的心神放松下來。
今年的心境和去年不同,商君凜想辦,沈郁便沒有拒絕,不過他總覺得,商君凜想做的,不止這一件。
這一日,沈郁正在花房給花澆水,慕汐三步并作兩步走進來,靠近了沈郁,低聲道“公子,今日朝中發生了一件事,和您有關。”
“哦”沈郁放下手里的小水壺,拿起一旁的干凈帕子擦了擦手。
“今日朝中好幾位大臣請愿,想讓陛下立后。”
沈郁動作一頓“他們還沒死心”
沈郁的第一反應是這些大臣想商君凜娶一名女子為后,開枝散葉,不怪他會這么想,畢竟這些大臣不是第一次為此上書了。
“奴婢只是聽那邊伺候的宮人說起,并不知道朝中具體商議了什么,據說這次參與的大臣很多。”
商君凜也沒想到,安王的事剛平息,就有人將注意力放到懸空的后位上。
“朕似乎說過,朕的私事,由不得他人插手。”商君凜坐在龍椅上,居高臨下打量站出來說話的大臣,眸中情緒不明。
“你們呢,也覺得朕該立后”寒冰一般的目光從朝臣身上一一掃過,帶來無形的壓力。
又有幾名大臣跪下,其中還包括了戶部尚書等人。
看著跪在下首的人,商君凜不輕不重敲擊著龍椅扶手。
站在他身后的孟公公膽戰心驚,暗道這些大臣是怎么回事,陛下不是再三說過,不讓他們插手后宮的事嗎
戶部尚書心知陛下可能是誤會了什么,趕緊補充“臣以為,沈貴君聰慧得體,心懷天下,若是為后,對大桓必定是一大幸事。”
嗯孟公公一愣,原來不是娶新人為后而是立貴君為后嗎
孟公公跟在商君凜身邊貼身伺候,知道商君凜這段時間在忙著給沈郁準備一份驚喜,好巧不巧的,正好和大臣們今日提出的撞了。
大臣們自然是商議好了才來上書的,這些天,他們陸陸續續知道了沈郁做過的事,無論是臨縣水患,還是肅北災情,亦或者是最近發生的,都不難看出這是一位有大才的人,若不是陰差陽錯進了后宮,在朝堂肯定能大放異彩。
雖說后宮不得干政,但之前沈郁做事都很低調,那么大的功勞也不在意,若不是他們意外得知,豈不是要一直瞞下去
從商君凜的態度里亦能看出,這位大桓的年輕帝王已經非沈郁不可,既然如此,他們又何必做一些惹人不快的事禮部尚書透露,陛下蹭私下找他詢問過良辰吉日,他們便想著,陛下不想立其他人為后,總不會抗拒立沈郁為后。
以貴君的功績和他給大桓帶來的改變,封后綽綽有余,越是身處其中越能感受到,現在的大桓與貴君入宮前相比有多大不同,拋開一切私心,誰不希望大桓能越來越好
身上的壓力驟然一松,他們頓時明白,他們的想法沒有出錯。
只聽坐在上方的商君凜語氣不明地開口“你們的意思是,讓朕冊封貴君為后”
“是。”
“既如此,讓欽天監挑個好日子,朕也覺得,貴君可為后。”
封后是一件大事,禮部得了命令開始忙碌,大桓的立后大典有相應規格,商君凜想也不想,選擇了規格最高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