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富家子弟占優勢的地方,寒門子弟會因昂貴的筆墨紙硯還有書脩絞盡腦汁;他們并沒有浪費的資本,錯過一次便要再花銷許多銀錢,而那些銀錢對他們來說便是最大的壓力。
而江淮他們這樣的出身,這點銀錢卻是從未在乎過;對他們來說若是能過了科考,再多的錢財也是值得的。
穆蘇循循善誘,末了看著江淮的雙眼道了一句極具誘惑力的話“若是過了豈不皆大歡喜”
瞬時,江淮心中從未冒出過的念頭一下子冒了出來,是啊,若是過了呢
穆蘇見江淮已經有所意動,便不再開口,點到為止;江淮已經十二歲了,古代科舉考試要經歷縣試、府試過了才得童生功名,這兩堂考試便要歷時一年。
再是院試三年才舉行兩次,考過了才得秀才功名;之后的鄉試、會試也都是三年舉行一次,這且不論未過的情況考完這些成為進士進入朝廷為官便要歷時至少約十年。
按這樣算下來江淮入朝為官也要二十二歲了,且古代若遇父母雙親或是祖父祖母親人去世還要守孝三年,古代出遠門也不是易事,趕考途中若是耽擱了便趕不上科考。
因而穆蘇得出結論這科舉考試是越早越好,不然蹉跎半生還未考完。
而下場這個念頭在江淮心中越發滋生,剩余的一下午江淮都無心讀書,腦子里一直在想下場科考的事情。
下學時,江淮看向穆蘇鄭重道“穆兄今日一番話,我思索了許久,我覺得穆兄所言甚是有理;我決定下場一試,今晚回家我便同家父好好商量。”
穆蘇點點頭,看著江淮心事重重的上了江家的馬車;他也上了自家的馬車,向蘇府駛去。
很快,柏江書院升班考試便來了;緊張的考試過去之后書院的學子們松了口氣,卻又焦急的等待結果,
三日后,結果便張貼在了書院的告示欄上了。
眾人結伴前去查看,穆蘇的名字赫然出現在榜首,赤字標出丙字班第一穆蘇。
江淮攥緊拳頭跑出去,端著笑容回來,穆蘇便知他過了,正準備開口恭喜。
江淮率先開口了笑道“穆兄,你果然又是榜首第一。”
“江兄呢看著模樣當是過了。”穆蘇微微輕笑。
“嗯,二十余名;算是僥幸過了。”
“恭喜江兄。”穆蘇笑了笑,微微做拱手禮。
“穆兄快莫要折煞我了。”江淮有些不好意思。
江淮算是心想事成,十分高興;可未過的的人卻是沒那么好心情,看完榜單垂頭喪氣便離開了,也能理解畢竟與你同窗兩年的人忽然便在你之上都升了丙班;余你一人留在原地日后還同處一個書院,抬頭不見低頭見,見面還得稱一聲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