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二年,紫禁城。
中和殿東圍房靠西邊的一個院子里,管事嬤嬤陳氏正捧茶坐在廊下,她梳著一絲不茍烏黑發亮的發髻,身上是褐色的旗裝,打理得干凈利落。
院子中央一溜站了三排剛過豆蔻年華的小姑娘,穿著整齊的淡綠色宮裝,頭上頂著小兩把,只左右兩邊各簪了朵絹花。
七月清晨的陽光打在她們身上,炙熱得像是要將人烤化了去。
陳嬤嬤抿一口茶,目光往下一瞥,原想晾這群新撥來的小宮女們半個時辰,卻注意到最后一排有個身影顫顫巍巍,白玉般的臉頰微紅,鼻尖泛起薄薄一層晶瑩的汗。
陳嬤嬤心下輕嘆一聲,但還是開口叫了停“好了,都抬起頭來,叫我認認臉。”
新來的宮女們微抬起下頜,視線還是看著腳下,不敢直視陳嬤嬤。
唯有一個特例。
尤綰站在隊伍最后,朝著陳嬤嬤露出個嬌俏討喜的笑來,一雙眸子顧盼生輝,若不是五官稍顯稚氣,還真是美得讓人移不開眼。
陳嬤嬤瞪她一眼,繼續自己的訓話“你們都是學過規矩吃過板子的,按理說用不著我提點你們,有任何錯處打出去就是。但御膳房不同別處,主子們入口的東西出不得半點差錯,在這里辦差腦子要時時警醒著,吃食上稍有錯漏,那牽扯的可是全族的性命,到時我便是想救你們也救不得。”
底下聽訓的宮女中有膽小的,小腿已經開始發抖了。
陳嬤嬤又道“這手藝你們一時半刻也學不會,這御膳房事雜又多,你們新來更要時時刻刻提著神兒,凡事多向姑姑們請教。再過半個月就是考核,到時候能不能摸上灶臺,看你們自己的本事。”
說罷這句話,陳嬤嬤便揮手召來院子邊上的三個約莫三十來歲的姑姑,道“這便是后面兩個月帶你們的姑姑,都跟著去吧。”
小宮女齊聲應諾,一排排地跟著走了。
陳嬤嬤朝隊伍最后的尤綰一招手,領著第三排的如南姑姑便朝她點點頭,低聲道“去吧。”
尤綰甜甜一笑服了禮“多謝姑姑。”
如南姑姑被這浸了蜜的笑容晃了眼,心里不禁嘀咕這番樣貌竟然沒被各宮娘娘挑走,真是奇了,怕是全宮上下都沒幾個比得上的。
這還是因為尤綰剛過十四,年紀小身形未顯,等再過幾年,真真稱得上是艷麗無雙了。
院子里的人一下走空,尤綰挺直的腰板頓時松懈,撒了歡似的,跑到陳嬤嬤面前抱住她的胳膊,嬌聲道“嬤嬤,我終于見到你了好幾個月不見,綰綰可想你呢。”
陳嬤嬤苛責的話還沒說出口,就被尤綰的撒嬌撒癡攏了心,也端不住嚴肅的臉色了,低咳一聲道“這是在宮里,不是在家,以后要講規矩。”
尤綰乖乖點頭,笑道“這不是見到嬤嬤,心里覺得親切極了,才一時沒忍住。以后定是時時注意的。”
“你額娘身子可好”
“好著呢,就是舍不得我。叮囑我進宮來和嬤嬤認真學廚藝,聽嬤嬤的話。”
“是該學著聽話,別讓你額娘擔心。”陳嬤嬤從腰間解下一個蓮花荷包,遞給尤綰,“這是你阿瑪托人送進來的銀票,宮里上上下下都需要打點,你拿著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