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胤禛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竟還因自己方才的想法,產生了些微的愧疚。
但也只是些微而已。
因著康熙之前的所作所為,他并不覺得誤會康熙全是自己的錯,反而覺得康熙自己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
因為信任這種東西,一旦打破是很難再重建的。
但胤禛卻把那一點愧疚在臉上無限放大,又是羞愧又是不安地說“汗阿瑪,兒臣無能。兒臣法力淺薄,對付不了無心道人種下的魔種。”
這也在康熙的意料之中。
畢竟,他才修行了多久,怎么可能解得了無心道人的邪術康熙本也沒將希望放在他的身上。
因而,康熙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位鐘大師也無能為力嗎”
胤禛面露遲疑,“回汗阿瑪的話,鐘大師乃是修佛的,而且是苦行僧,對于道家方術并不怎么了解。”
佛道兩家各有秘術,且兩家隔著道統之爭,自然不會互通有無。
想到那些被中了某種的人的身份,康熙有些煩躁。
那些人身份個個都不一般,既不能長久的關押他們,更不能直接殺了他們。
可是,若他們體內的魔種不能解除,康熙也不敢把他們放了。要不然,萬一那無心道人催動魔種,要利用他們做些什么,必然是一場大麻煩。
而且康熙總有一種直覺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那無心道人一定會在二月份的科舉上做亂。
科舉與祭祀和軍事一樣,都屬于國之重器,此等倫才大典文舊容不得出任何差錯。
更何況,今年的科舉和以前都不一樣,是康熙改革科舉后的第一次試驗。
如果這次科舉失敗了,本就對科舉改革心存不滿的滿洲貴族們,一定會借機反彈。
非但如此,那些本應在此次科舉中獲得利益的漢人,也會心生不滿,極容易被人煽動作亂。
可以說,這一場科舉對康熙來說,本就是一場豪賭。
贏了就前途無量,輸了就得在史書上留下罵名。
對極其在乎自己名聲的康熙來說,在史書上留下罵名,比當面打他的臉也差不了多少了。
“那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康熙有些病急亂投醫,“那兩株花呢那么大的兩株花,應該已經成精了吧她們也沒有辦法嗎”
胤禛搖了搖頭,嘆道“植物都有天然的凈化之力,如果他們只是單純的邪氣入體,兩位小花仙自然是手到擒來。
可魔種卻不是邪氣,類似于蠱蟲卻又比蠱蟲更厲害百倍。我請來的那兩位花仙連化形都沒有完全,怎么可能對付得了”
聽到他這樣說,康熙靜靜地盯著他看了許久,只得道“既然如此,只能想辦法拖延,等到科舉過去之后,再把那些人給放了。”
胤禛忙道“兒臣會盡力看護他們,不讓他們在大理寺的。”
“嗯,這件事朕也只有交給你才放心。”康熙說的語重心長,仿佛對胤禛這個兒子有多么看重一般。
可實際上,這種超自然的事件,目前除了胤禛之外,康熙根本無人可用。
但胤禛仍是一臉激動,大聲道“汗阿瑪放心,兒臣不會辜負您的的期望”
康熙欣慰地點了點頭,又鼓勵了他兩句,忽而話鋒一轉,語重心長地說“這次的事情不是開始,也不會是結束,日后只怕還多著呢。你那里若有認識的高人,還應該多多請回京才是。”
康熙所言,正是胤禛心中所想。
如果他們只是普通人家的父子,胤禛一定會笑嘻嘻地說他們父子心有靈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