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胤禛沒了幫手,三阿哥就像是撒了歡的野狗,一有機會就逮著胤禛瘋咬。
好在胤禛也不是吃素的,每每都反擊他一下,既不讓自己吃虧,也不讓三阿哥占到便宜。
三阿哥在胤禛面前,從來都是撿不到錢就算丟的,占不到便宜,就能把他自己憋屈死了。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一個多月,胤禛身邊的哈哈珠子都陸陸續續補齊了,康熙也終于沒心思管他們這幾個兒子了。
因為,三年一度的科舉,開始了。
今年的科舉是制度改革之后的第一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康熙雖然安排了德高望重的大儒做主考,卻并不放心,他自己也時刻關注著。
也正是因為康熙的態度明確,底下人不敢觸皇上的霉頭,這場科舉整個過程都非常平穩。
可等到排名次的時候,各位閱卷官和主考官們卻陷入了爭執之中。
因為這一次滿人漢人是放在一起論成績的,名次自然也是放在一起排的。
滿人里讀書的畢竟是少數,從前分開考、分開排名次的時候還不覺得,如今滿漢考生合并,滿人學子的成績就顯得特別慘不忍睹。
一部分考官認為,應該把滿人學子的名次往前提一提,至少弄得好看一點,若不然八旗親貴怕是會有意見;
另一部分考官則是認為,既然皇上已經下定決心要整頓科舉,就要在每一個步驟都做到公平公正。不然科舉改革還有什么意義呢
雙方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了三天也沒炒出個結果,只好把這件事呈上了康熙的案頭,等待圣裁。
康熙看了折子之后,轉頭就把自己已經入學的四個兒子叫了過來。
“這折子你們都看看吧。看完之后,都說說自己的意見。”
不用說,肯定是太子先看。
太子看完之后,滿臉微笑地遞給了大阿哥,“大哥請。”
本來大哥沒準備給太子好臉,猛然撞上太子的笑臉,他的冷臉也擺不下去了,強迫自己勾了勾唇角,神情一時扭曲。
“多謝太子殿下。”
“大哥太客氣了,你我是親兄弟。”太子故意惡心他。
大阿哥心里膈應死了,但當著康熙的面,卻又不得不與太子虛與委蛇,心里別提多憋屈了。
能他看完之后就是三阿哥,三阿哥故意磨磨蹭蹭的,好半天才遞給了胤禛。等胤禛看的時候,他還故意催促,嫌棄胤禛看得慢。
偏偏太子這回一反常態,沒有幫胤禛說話。
三阿哥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胤禛,仿佛意識到了什么,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看向胤禛的眼神頗為不懷好意。
胤禛懶得搭理他,認真看完了奏折之后,遞給了身旁的魏珠。
“都說說吧,你們覺得這件事應該怎么辦”
太子笑瞇瞇地看了大阿哥一眼,“方才的折子是兒臣先看的,如今發表意見,就讓大哥先來吧。”
如果太子不開口,大哥十分樂意與他爭鋒。
偏偏太子先把這話說出來了,大阿哥狐疑地看了他一眼,非常堅定地說“太子乃是儲君,臣不敢與太子爭鋒。”
太子道“大哥是兄長,還是大哥先請。”
“太子是儲君,還是太子先請吧。”
等兩人謙讓得夠了,上首的康熙才笑呵呵地說“你們兄弟相互謙讓尊重,這很好。太子,你也別推讓了,就先說說吧。”
大阿哥立刻就不忿了,覺得皇上果然偏心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