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索額圖來往過密,主子為什么特意交代這一句呢
要知道,分家之后,他和索額圖基本上就是撕破臉了。
難不成,是索額圖要有什么動作了
法保覺得,自己真相了,并立刻決定,回去之后就找人專門盯著索額圖。
如果是在現代,從北京到沈陽,不用坐高鐵,走告速也就是七八個小時的事。
但古代沒有高速,就算他們一行是奉旨出京,能走官道,還有符咒加持,每天也走不了多遠。
特別是這個時候,已經進入臘月了,東北地區的雪正下得紛紛揚揚,在地上一層又一層的鋪,每一層都比最厚的那種地毯更厚七分。
盛京官員該送的年節請安折子,早就送到京城了,三官保的求救奏折,就是夾在請安折子里一塊送的。
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三官保能多年得康熙寵信,一直把持著東北的人參貿易,不是沒有道理的。
他雖然遠離京城,但實在是把康熙的心思摸得透透的,太知道事情該怎么辦了。
就比如這一次,但凡他因為心疼自己兒子,在不該送奏折的時候來一趟八百里加急,康熙那里肯定不會給他好臉。
不是往京城送奏折的時候,就說明官道處于閑置時期,根本沒人打理。
也就是說,官道上的雪已積攢了不知道多少天了。
而古代的官道,唯一比鄉間土路強的,也就是壓得比較平整了。
但壓得再平整,土路也還是土路。被大雪覆蓋了這個多天,不掃雪時雪沒馬腿;掃完雪之后是一步一滑。
早在第一場雪落下來之后,雪下的路面就被雪水浸透了,這會兒早結冰了。
胤禛到是有法子讓雪提前化了,但雪化之后就是泥水,還不如讓它凍著呢。
就這么一路冰一路雪的,等到他們晚間找到人煙投訴的時候,也才走到了遵化附近。
遵化在清朝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清朝皇室幾乎每隔幾年就會來一趟。
因為這里是皇陵,順治皇帝就埋在這里,康熙皇帝的陵寢也在修建之中。、
可以說,這里就是皇貴妃和德妃口中的,三千里荒無人煙的地界。
一行人頂風冒雪走了半天,才終于在一棵光禿禿的大柳樹下,找到了一盞隱約的燈光。
張保抄著手坐在車轅上,隨著那盞燈火越來越近,一個青磚瓦房的院子逐漸映入眼簾。
“主子,果然是一戶人家。”他興奮地對著車簾子說了一句,就趕緊讓趕車的侍衛停車,“快停下,快停下,咱家去叫門。”
馬車內,隆科多淌著大青鼻涕縮在角落里,身上不但裹著狐皮披風,還蓋著一層狼皮褥子。
“阿嚏”他打了個噴嚏,不情不愿地伸出手,哆嗦又迅速地把鼻涕擦干凈了。
沒辦法,這都是血淚教訓呀。
他可再也不想體驗鼻涕被凍在臉上的滋味兒了。
“終于有人家了”隆科多險些喜極而泣,沒泣的原因是不想再伸手擦眼淚,“我以前怎么不知道,天還冷成這樣”
馬車里原也點了炭盆的,但為了不碳中毒,只點了一個,還得時不時把窗戶開一條縫,散散里面的一氧化碳。
次之后,隆科多就受不了了,和他商議干脆別點炭盆了。好不容易聚集一點熱氣,一開窗不但全散出去了,還把外面的冷氣給帶進來了。
“別人點碳也沒這樣呀。”
胤禛誠懇地說“所以別人在車里坐久了會頭疼。”
不等隆科多再說什么,胤禛一句話給他堵了回去,“說好了一路上聽我的呢”